这首明代诗人陈束的《宿香山僧房(其一)》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氛围。首句“神龙逝不返,永永沦赤山”寓言般地表达了某种无法挽回的失落,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不再。接下来,“九阴黯莫测,扬辉久矣难”暗示了某种阴暗不明的境况,光芒不再,难以重现。
“腼瑜驰十贵,十贵谁不然”运用对比,指出即使是最珍贵的事物也难免遭受变迁或质疑。"魏父床夜光"引用典故,表达忧虑与不安,如同魏颗之珠,虽名贵却带来烦恼。“楚王非贱货,和氏坐摧残”借楚王和和氏璧的故事,揭示了宝物也可能因价值而招致灾祸。
“时议重瓴甋,焉用夸玙璠”进一步强调,过分炫耀珍宝只会引来不必要的纷争,不如质朴为上。“怀壁已贾罪,况复滋琢刊”则告诫人们,珍藏宝物已招致罪过,再加以雕琢只会加重麻烦。
“孚采乃憎命,明温以烦冤”表达了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奈和内心的冤屈。最后,“传语后世人,宝器无为宣”作为结语,劝诫后人不要轻易展示自己的财富,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寓言式地传达了对世事变迁、宝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低调处世的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