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十七首(其一)

少年弗获意,所困在群书。

钻仰疲今古,穷思涉幻虚。

中灵忽予会,掩卷三叹吁。

昭昭天所基,万化孰不俱。

矜识道愈昏,顺性理无馀。

赖此方寸心,永我万里途。

百家多怪迂,至德谅自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之一,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感悟,展现了对知识、道德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首句“少年弗获意,所困在群书”描绘了年轻时求知的困惑与挣扎,面对浩瀚的书籍感到无所适从。接着,“钻仰疲今古,穷思涉幻虚”表达了深入研究古今知识,乃至探索虚幻之境的艰辛过程。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后,“中灵忽予会,掩卷三叹吁”,突然间心灵有所领悟,不禁感慨万千。这一瞬间的顿悟,让诗人认识到宇宙万物皆有其根基,道德至善之道不可或缺。

随后,“昭昭天所基,万化孰不俱”强调了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性,认为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然而,“矜识道愈昏,顺性理无馀”指出,过分追求知识可能会导致内心的迷惘,只有顺应本性,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清明。最后,“赖此方寸心,永我万里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认为内心的宁静是引导人生航向的关键,能够支撑他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求知经历的反思,探讨了知识、道德与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定位和内心平静的途径。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十七首(其二)

恒彝终不灭,斯道人共为。

舜颜乃何人,寤寐或见之。

克己诵四勿,文明睿哲垂。

神德本自然,岂为知识迷。

嗟予向成立,言为尚自疑。

忏悔伤频复,一德何由追。

思索苦多昏,风尘不可缁。

开颜仰遗帙,茫然失所宜。

息机绝驰役,慎独乃吾师。

形式: 古风

感兴十七首(其三)

达德无贤愚,斯人共载之。

众欲纷然垢,中灵忽以亏。

君子重慎独,恒德终不移。

一心贯金石,动静齐所宜。

考索非吾训,率性非吾欺。

伊游慎所事,永超无欲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十七首(其四)

一元浑无象,众识妙中虚。

斯理苟能明,何必读多书。

生生自净寂,化化杳不居。

澄然绝物役,窅与天地俱。

恒彝道之根,杂学信迂芜。

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形式: 古风

感兴十七首(其五)

喜怒道之门,安可差讹之。

喜以乖吾好,怒以戾吾思。

至人秉元化,灵閒净素期。

众惑自流形,贞心永若斯。

静德固天衷,中和安可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