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五)周先生雪昆

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族盛江乡。

逵鸿振羽仪宾馆,海燕和鸣入射堂。

才识到今推艺苑,文章自昔重胶庠。

西郊十里寻芳草,出郭先闻翰墨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五)周先生雪昆》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祝廷华所作,描绘了对周先生雪昆的赞誉与敬仰之情。诗中以“理学名孺泽孔长,濂溪氏族盛江乡”开篇,将周先生比作理学大家,其家族在江乡繁盛,彰显了其家族背景的深厚与学术地位的崇高。

接着,“逵鸿振羽仪宾馆,海燕和鸣入射堂”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周先生在学术交流场合中的风采,如同鸿鹄振翅,海燕和鸣,展现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才识到今推艺苑,文章自昔重胶庠”则进一步赞扬了周先生的才华与贡献,指出他的才识至今仍被推崇于艺术领域,文章自古以来就被重视于教育机构,强调了他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最后,“西郊十里寻芳草,出郭先闻翰墨香”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周先生学问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西郊十里寻觅芳草,未见其人,已先闻其文采飞扬的翰墨香气,形象地展现了周先生学问的魅力与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周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收录诗词(304)

祝廷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 字:丹卿
  • 号:颜丞

相关古诗词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六)章先生慰农

故纸钻研夜复晨,隆冬两度剧伤神。

敢誇造凤空前哲,常恐穷鱼累故人。

南郭开襟愁露肘,西园著集健吟身。

过庭诗礼趋承久,愿假珍闻侑众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七)沙先生怀甫

海上栖迟快朵颐,入林把臂日酣嬉。

前程未展鲲鹏志,幽愤难教鹈鴂知。

一舸鸱夷载西子,几人萍聚听南词。

沙鸥最是多情侣,与尔联盟共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八)花女士亦芬

绿蚁红泥集胜流,只鸡斗酒复何求。

苍髯耆硕千龄聚,碧海珊瑚一网收。

铭菊颂椒工艺事,撒盐飞絮豁吟眸。

大家风范天然具,学识都高更不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九)谢先生冶盦

徵文考献愿弥奢,骨董穷搜谢傅家。

黑夜寒江生脱险,秋坟枯树死开花。

鬼神有意酬殊绩,桑梓何修灿墨华。

最佩目光朗如炬,采风都取正而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