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其四十)

猎猎朔风急,吹尘杂沙砾。

孤雁声嗷嗷,土墓无行迹。

圣主劳遣钺,推车度遥域。

制胜在帏幄,接刃岂中策。

四郊正萧索,墙下草如织。

色干在俄顷,群阴方用职。

逆推离子远,顺数逢亥极。

阳刚恒用事,所守在夷狄。

只消舞干羽,能使有苗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战争的紧张气氛。首句“猎猎朔风急,吹尘杂沙砾”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了寒风的猛烈和环境的恶劣,尘土与沙砾交织,营造出苍茫辽阔的边疆背景。接着,“孤雁声嗷嗷,土墓无行迹”通过孤雁哀鸣和无人问津的坟墓,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凄凉和死亡的寂静。

诗人转而提到君主派遣军队远征,“圣主劳遣钺,推车度遥域”,显示出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军事行动的决心。然而,他质疑单纯的武力对抗并非上策,“制胜在帏幄,接刃岂中策”,暗示智谋和策略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

“四郊正萧索,墙下草如织”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荒芜,草木丛生,暗示战争带来的破坏。接下来的诗句“色干在俄顷,群阴方用职”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形势的严峻,暗示敌人的势力正在增长。

诗人思考战争的深层原因,认为是由于“逆推离子远,顺数逢亥极”,即历史的轮回和天时的不利。他强调“阳刚恒用事,所守在夷狄”,表明战争源于外部的侵扰,强调防守和外交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只消舞干羽,能使有苗格”寄寓了和平的愿望,希望通过明智的领导和外交手段,如同古代的舞干羽(一种象征和平的仪式)来平息战事,使远方的民族归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探讨了战争的起因、策略以及和平的可能性,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观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收录诗词(116)

桑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仙二首(其一)

月朔衣文绣,长夜游禁苑。

列宿吐微铓,乘昏造虚馆。

琼楼足清寒,欲进更蹇蹇。

闻说九霄上,皓魄四时满。

黄文邀我游,兰路肃吹管。

何愁失照灼,弦望谅不远。

时去莫我留,更尽更展转。

形式: 古风

游仙二首(其二)

少年负奇气,仗剑行九州。

日月委菁鬓,风霜粘紫裘。

湛湛清泠渊,日暮思回舟。

几宿山水窟,梦寐钧天游。

路逢庞眉翁,云是古许由。

相携眺荒冢,迷骨高于丘。

箕山乃蓬岛,颍水即弱流。

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

吾名在玉简,尘世那能留。

寄语玄真子,迅速驰素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陶杂诗六首(其一)

江深深为渊,山高高作岭。

江山有定名,渊岭非外景。

兼命体俱温,单性形自冷。

万物易销铄,独有理气永。

忽然幻吾形,何处来此影。

形影共出入,鞍辔随马骋。

欲游造物初,取路在闲静。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和陶杂诗六首(其二)

薄宦难展拓,乞身须未老。

素质离染肆,皓皓自堪保。

扳援青云驾,此心如火燥。

匋颜向东市,悔不臂鹰早。

梧桐生夕阴,白月在怀抱。

休嗤应世拙,用以存吾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