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知蒙山陈先生八十

金玉为公资,松柏为公质。

少年谒金门,端笏扶天日。

未老先悬车,半榻斋金栗。

道容穆以睟,洗心藏于密。

忘道复忘名,世味悉荡潏。

士林瞻北斗,泰山何崒嵂。

望云空遥祝,畴能入公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参知蒙山陈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陈先生如同金玉般珍贵的品质,以及他如松柏般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句“金玉为公资,松柏为公质”将陈先生比作金玉与松柏,金玉象征其财富与地位,松柏则代表其坚毅与长寿,以此赞颂他的内外兼修,品格高洁。

“少年谒金门,端笏扶天日”描述了陈先生年轻时的风采,手持笏板,恭敬地站在金门之前,仿佛能托起太阳,展现了他年轻时的英姿与才华。

“未老先悬车,半榻斋金栗”暗示陈先生在壮年时就已功成名就,退隐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观。

“道容穆以睟,洗心藏于密”赞扬陈先生的道德修养深厚,内心纯净,不为外界所扰,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忘道复忘名,世味悉荡潏”表达了陈先生对道与名的超越,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境界。

“士林瞻北斗,泰山何崒嵂”将陈先生比作士林中的北斗星,泰山之巅,象征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崇高,无人能及。

“望云空遥祝,畴能入公室”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敬仰之情,即使远在天边,也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诲与指导,突出了他对后人的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高度赞扬了陈先生的高尚品德、卓越成就以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示郑天台山人

身在三才中,学超象数先。

有相终为幻,无为本自然。

问予何所事,饥餐与倦眠。

流云閒出岫,栖鸟倦飞还。

万物皆如此,谁能悟真诠。

我欲杜吾口,忘言玄更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

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

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

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

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

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

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

形式: 古风

雪中偶吟四首(其一)

人皆笑拙宦,我独乐有馀。

浮气日以敛,性天日以舒。

名者不祥器,况复窃高誉。

洗心力澄汰,庶不负居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雪中偶吟四首(其二)

巀嶪白云司,乃在玄武滨。

湖中有佳果,四时常鲜新。

昔年产明珠,灼烁光四邻。

今乃伏泥滓,一望常悲辛。

堤上松愈好,日暮隐龙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