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夜行师七唱(其一)

一从长发离京城,侍父寒暄经万程。

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红日夜瞻星。

诸君喜抵王师所,四顾伤为荆莽坰。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

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

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

振旅龙江修战具,移文凤阙请增兵。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从离开繁华都城,陪伴父亲长途跋涉走过万程。
向上天祈求,向大地低语,日间仰望红日,夜晚凝视星辰。
众人欢喜来到王师驻地,环顾四周却满目荒凉,心中悲痛。
村落中的妻子儿女哭声凄切,突然敌军如乌云密布。
司空大人频频劝慰,英雄们坚守道义,不求生存。
远行千里,包裹着伏波将军的遗骨,铜柱高耸,让交趾之地也为之战栗。
整顿军队于龙江,整备武器,向朝廷发出文书请求增兵。

注释

长发:指京城繁华之地。
侍父:陪伴父亲。
玄天:天空。
荆莽坰:形容荒野、未开发之地。
戎丑:敌军。
伏波骨:古代名将马援的典故,象征英勇牺牲。
铜柱:古代边疆地标,此处可能指南方的边界。
凤阙:皇宫的代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反映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开篇便以“一从长发离京城”引出远行的主题,“侍父寒暄经万程”则表达了将军对父亲的思念。

“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红日夜瞻星”一句,将军在边塞的孤独和对宇宙之神秘力量的祈求相结合,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敬畏。诗中“诸君喜抵王师所,四顾伤为荆莽坰”则指战士们到达军营,却面临着满目疮痍的荒凉景象。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一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以及无尽的血腥与杀伐。"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则表现了一位将领对部下的关怀以及士兵们为国捐躯、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此句,以战马和铜柱作为象征,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威胁。"振旅龙江修战具,移文凤阙请增兵"则表达了边塞军队准备战斗、请求增援的紧迫情势。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以及战争中士兵们的牺牲与英勇,展现了唐代边塞战争的艰苦和悲壮,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战乱之下的生命尊严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恩义操(其一)

天尊地卑分君臣,乾男坤女生男孙。

怀恩抱义成人伦,入有双亲出有君。

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

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

春秋乱贼纷然起,仲尼一笔扶人纪。

形式: 琴操

真人操

阴阳妙教生真人,名山胜地隐其身。

吹嘘濑气完元神,升降雪外离烟尘。

轩辕乘龙万岁春,穆观王母存昆崙。

青牛出关避世纷,招呼鸾鹤引霞樽。

秦王汉武心尘土,欲求真仙恶得睹。

形式: 琴操

教民祭蜡

玉垒陈酽酪,金碗荐芳饎。

父老吹龙笛,官僚仗虎墀。

山川出云雨,神祇回耀辉。

舞蹈幽明洽,趋跄礼度微。

祈禳称世世,民社两无违。

形式: 排律

旋师之什

雪尽青山昏,师旋赤眉至。

皇天监有光,边帅却非义。

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

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

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

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

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

《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