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有所思》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首句“海门开返照,烟景入萧森”以海门为背景,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与远处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凄凉的景象。这里的“返照”不仅指夕阳的反射,也暗含着时光流逝、往日不再的意味。
接着,“秋草晚犹绿,相思深复深”转而聚焦于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即使是在秋色渐浓、万物凋零之时,草色依然保持着一抹绿意,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相思之情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愈发深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鹿卢沈宝气,山鬼啸穷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鹿卢(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物品或符号)在深邃的夜色中散发出宝气,山鬼在阴冷的夜晚发出啸声,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充满想象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最后,“白发终贫病,苍茫天地心”将个人的命运与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疾病缠身的无奈与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而“苍茫天地心”则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李锴作为清代文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