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昔歌声断,凝尘满画梁。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立春内中帖子词(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旧日欢乐的怀念之情。
"平昔歌声断,凝尘满画梁。"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场景:曾经的歌声已经不再,而画梁上则积满了尘土。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更是作者心境的一种比喻。"平昔" 表示过去,"歌声断" 强调了往日欢乐的声音已经消失,而 "凝尘满画梁" 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积淀。
"昭阳新奏曲,谁得奉君觞。"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昭阳" 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是抽象的概念,这里用来衬托新的乐章。而 "新奏曲" 则显示出一种更新换代的感受,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带给作者期待中的喜悦,因为接下来的 "谁得奉君觞" 暗示了作者对于过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已无人能够像往昔那样与君同饮的失落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新旧,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不详
遥闻碧海有三山,云锁琼楼日月閒。
花下玉颜常不老,也应春色胜人间。
御柳依然绿,宫苔取次生。
黄鹂深处语,不似旧时声。
宫树沉沉锁玉扉,东风犹是度罗帏。
此身不及春来燕,又向披香殿里飞。
奉使群材笑拍肩,玉浆春酒已酡然。
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