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
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百花亭下花如海",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百花盛开的繁华与广阔,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片花的海洋中。"子厚宅前溪似油"则是以流动的溪水比喻为温润细腻,如同油液般柔和,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子厚宅前景色的赞赏。
"幕下风流法曹掾"一句,通过对室内装饰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书房的雅致与文化氛围。这里的“风流”暗示着文学艺术的优美,而“法曹掾”则是指书桌或案几上的装饰物,常常带有文人墨客对知识与学问的尊崇。
最后一句"坐窗犹未作遨头"表达了诗人的悠闲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沉醉。诗人坐在窗前,对着这如画般的景色,却还没有开始构思自己的作品,似乎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他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只道今春不肯晴,已晴谁遣不郊行。
忍违花底提壶语,不虑屋头鸠妇鸣。
老去才情半掬悭,不愁不退岂愁前。
清风明月无拘管,与子分张更一年。
软红尘里眼曾开,苦被新诗猛唤回。
借问锦心能底巧,更从月胁摘将来。
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
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