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熊在明朝时期游历铜井山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
首句“行春入铜山,披榛访苔碣”,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天里踏入铜山,穿过杂乱的灌木丛,探访着长满青苔的石碑,营造出一种探索与发现的氛围。接着,“展席具琴尊,谭诗愒林樾”描绘了诗人铺开席子,摆上琴和酒杯,与友人谈论诗歌,沉浸在林间的宁静之中,体现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溪柳渐生荑,谷莺未调舌”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溪边的柳树开始抽出嫩芽,山谷中的黄莺尚未学会婉转的鸣叫,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而“文漪细含风,小梅清映雪”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新,水面微波轻荡,仿佛蕴含着轻柔的春风;远处的小梅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雅。
最后,“眷彼素心人,寒香不堪折”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保持纯洁心灵之人的深情赞美,即使寒梅散发的香气再迷人,也不忍心折取,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铜井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