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冯枯堂中丞簉室俞孺人

侍节湘南又皖公,髡髦截耳《柏舟》风。

百年漆室针神课,四世朱门保母功。

侧叶惯经霜雪劲,铅华还屏珥瑜充。

而今皓首归泉壤,留得芳名宇宙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李心慧的挽诗,表达了对冯枯堂中丞的侧室俞孺人的深深哀悼与敬仰。诗中首先提及了她跟随丈夫湘南为官的经历,暗示其坚韧如《柏舟》诗中的形象,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也不改初衷。接着,诗人赞扬了她在家庭中的贡献,尤其是百年来在漆室中以针线为课,四世之家得以保有朱门之荣,体现了她的持家之才和无私付出。

诗中“侧叶惯经霜雪劲”一句,比喻她历经生活的艰辛,如同树木经历风霜雪雨仍挺立不倒,显示出她的坚韧性格。而“铅华还屏珥瑜充”则赞美她的朴素美德,即使在富贵之中,也保持质朴,不追求华丽的外表,以美德充实自我。

最后,诗人感叹她的离世,惋惜“皓首归泉壤”,但她的芳名却永留人间,象征着她的美德将永远被世人铭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她一生品性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

李心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头吟

新花开故枝,旧花落多时。

郎今勿娱嬉,听妾前致辞。

妾为郎后妇,恃爱忘妾丑。

郎心置妾怀,妾心印郎口。

东市买明珠,南市买罗襦,西市买美酒,北市买银鲈。

膏泽面肤悦,衣食信无缺。

长跪问前妻,请郎一一说。

前妻来归日,值郎贫贱时。

无薪炊扊扅,无粟朝忍饥。

畜妾今日富,忘郎昔日贫。

岂惟忘昔贫,并忘旧时人。

旧人为郎死,死后幸有子。

劝郎续弦胶,家事须料理。

濒危执郎手,惜此呱呱儿。

弃置在后人,生死从郎为。

妾身赴泉壤,妾魂守家门。

孤儿眼中血,新人掌中痕。

郎言听未终,新妇声暗吞。

结发尚寡恩,新婚何足论。

愿移爱妾意,先慰泉下魂。

形式: 乐府曲辞

昭君叹

明妃生长荆门时,布裙照耀倾城姿。

心高不肯厮养嫁,年少常期天子知。

汉家天子勤宵旰,后宫佳丽无心玩。

单于岁入雁门关,羽檄纷驰常待旦。

待旦何人侍至尊,三千宫女竞承恩。

深宫一入如长夜,镜里朱颜祇泪痕。

泪痕终日对东风,月落乌啼朝暮中。

春光不管垂杨碧,秋雨谁题落叶红。

千金耻买相如赋,况肯低眉暗行赂。

画工能窃太阿权,颠倒妍媸君勿顾。

赢得乌孙下嫁名,君王惨淡在临行。

早知我见犹怜妆,却恨图穷已误卿。

卿辞汉殿向黄沙,回首长安不见家。

凄绝城头吹筚篥,愁来马上拨琵琶。

琵琶幽怨分明语,碧眼胡儿泪如雨。

八月边风愁杀人,雪花如掌当风舞。

薄命红颜敢自伤,死留青冢土还香。

上林验取南飞雁,一纸还凭报汉皇。

形式: 古风

望行人

登楼望山山不断,山外有天不许看。

何当五丁力开山,青天尽置眉妩閒。

眉妩閒无复旧朱颜,朱颜容易老,行人何日到。

形式: 古风

征马嘶

边塞草枯处,将军乍列营。

驽骀甘恋栈,骐骥愿从征。

战死骨难朽,生还功已成。

超腾千里志,不作别离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