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独鹿图

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不见泰山,一得百覆。

文王之囿,草羡泉足。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珍贵的感悟。"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两句,通过追逐者众多而难以捕捉到的猎物,隐喻了世间万象皆有其独特之处,不可一概而论,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个体性的尊重和欣赏。"不见泰山,一得百覆"则是说人们往往忽视身边的常见之物,而一旦得到便会倍加珍惜,表现了诗人对于已有之物的珍视与满足。

"文王之囿,草羡泉足"这一句中,“文王之囿”指的是古代周文王的猎场,这里借用来表达一种理想中的自然环境。"草羡泉足"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景象,溪水涌涌,草木葱茏,生机勃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生逢兹辰,呦呦攸伏”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之美好感受的沉醉。"生逢兹辰"意味着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呦呦攸伏"则形容鹿儿们活泼可爱、悠然自得的样子,显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生长状态的喜悦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感恩于当前时光的心态。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锦织回文图

纚笄宵衣,古士妇服。高髻云鬟,叔季之俗。

繄是丹青,间以冠髽。孰为主妇,果苏蕙耶。

形式: 四言诗

七月十五日书

家贫难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

今日果然如此,古人可信非欤。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六言四首(其四)

传灯录第一卷,我佛世尊如来。

自谓寂灭乐已,谁不呜呼哀哉。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六言四首(其三)

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

颓龄如此如此,豪气已而已而。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