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巧妙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选择。前一句“为嫌陶令醉”,借用东晋诗人陶渊明嗜酒如命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度放纵、沉迷于酒色生活的反感。陶渊明虽以饮酒著称,但其背后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黑暗的逃避,诗人在此借陶之名,暗含对过度沉溺于享乐的批判。
后一句“来伴屈原醒”,则转向了另一端,以楚国诗人屈原的高洁形象为参照,表达了对清醒、正直、坚守原则的生活态度的推崇。屈原忠君爱国,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最终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守。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自我、坚持真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醉”与“醒”的对比,既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选择,也是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