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春游曲

堂堂复堂堂,画鹢谁家郎?

绣旌鸳颈冷,膳府鸾刀光。

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络索闻悬珰。

箜篌急响如相恼,岸头折尽忘忧草。

黄金惯积自媒身,随肩满席惟嗔老。

牙签万轴齿不拈,孟客何宾迹如扫。

柳绵扑扑乘风吹,花翎小鸟啼诉谁。

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犹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湖中春游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上春游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日湖畔的繁华与生机。

首句“堂堂复堂堂,画鹢谁家郎?”以“堂堂”形容湖面的广阔,画鹢则是古代船上的装饰,暗示湖上游乐的奢华场景。接着,“绣旌鸳颈冷,膳府鸾刀光”通过绣旗和鸾刀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豪华的氛围,同时“冷”字与“光”字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络索闻悬珰”两句,以“椒”、“桂”象征香气,描绘了湖上宴饮的热闹景象,而“楚腰络索”则借用了楚国细腰美女的典故,暗喻女子的曼妙身姿,同时“悬珰”(耳环)的声响增添了宴会的欢快气氛。

“箜篌急响如相恼,岸头折尽忘忧草”两句,箜篌的急响仿佛在为春日的欢乐助兴,而“折尽忘忧草”则表达了人们在春游中忘却烦恼、尽情享受的心情。

“黄金惯积自媒身,随肩满席惟嗔老”两句,通过“黄金”、“媒身”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牙签万轴齿不拈,孟客何宾迹如扫”两句,以“牙签”(书签)的堆积象征藏书丰富,但主人似乎对此无暇顾及,暗示了生活的忙碌与疏离。

“柳绵扑扑乘风吹,花翎小鸟啼诉谁”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柳絮飘飞、小鸟啼鸣,营造出一种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最后,“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犹不知”两句,以“玉郎”(美男子)沉醉未醒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展现了湖上春游的繁华与生机,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危坐

危坐不觉久,月照一庭绿。

三更白露下,夜气湿野服。

恬淡失悲喜,视听非耳目。

閒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

形式: 古风

越中言怀

分甘茅屋老苍苔,不是明时弃不才。

避社燕归杨柳合,趁虚人散鹭鸶来。

半江落日明渔浦,两岸回潮掠钓台。

吴越争雄俱一梦,年年杜若满汀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初春即事

东风又到武林城,静里看春各有情。

怕说利名多昼睡,爱寻山水每閒行。

傍人冷笑营巢燕,求友翻怜出谷莺。

世事不穷时易失,翠微深处夕阳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禽篇二首(其一)

杜鹃杜鹃,闻尔曾为蜀天子,一自城荒尔身死。

当年御极日万几,何苦今朝自如此。

恭闻太上垂玄言,治大国兮烹小鲜。

流情纵逸不追悔,无端却恨春山烟。

毛衣■缕满身黑,万里岷峨归不得。

六合茫茫啼一声,春风为尔无颜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