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寺作

此寺何年造,问僧僧不知。

系马枯松下,拂尘读古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入古寺作》由唐代诗人措多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踏入古老寺庙的场景与心境。

首句“此寺何年造”,以疑问开篇,表达了对古寺历史的探寻与好奇。接着,“问僧僧不知”一句,既反映了古寺悠久的历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更迭,使得古寺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未知的地方。

“系马枯松下”,诗人将马匹拴在了历经岁月沧桑的枯松之下,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古寺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古寺历史的敬畏之情。枯松象征着时间的痕迹,而马的系留则寓意着诗人在此驻足,不愿轻易离去。

最后一句“拂尘读古碑”,诗人轻轻擦拭着积满灰尘的碑文,试图从中解读古人的故事与智慧。这一动作充满了探索与求知的意味,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古碑上的文字,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阅读古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营造了一种宁静、深沉而又富有哲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措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雁荡

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

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

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

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始迁青溪望吴兴故里

平生愿嗣叔庠微,谁识飘零事已非。

霅水远从云外隔,澄江独向月中归。

烟横野渡行舟稳,露下衡门步屐稀。

潮夕不通音问杳,故乡冷落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偈(其一)

明招一拍和人希,此是真宗上妙机。

石火瞥然何处去,朝生凤子合应知。

形式: 偈颂

偈(其二)

蓦刀丛里逞全威,汝等应当善护持。

火里铁牛生犊子,临歧谁解奏吾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