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岩曲孤根为底来,婆娑生意画云开。
霜繁露重樛枝落,借问于今材不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庭院景象,通过对庭中古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思。"岩曲孤根为底来"一句,生动地刻画出了树根盘亘在坚硬的岩石之上,显示出这棵树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婆娑生意画云开"则是对树枝摇曳生姿的描绘,诗人将其比喻为自然界中的一幅画卷徐徐展开,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婆娑”形容的是树枝轻柔而不失活力的状态,而“云开”则可能是对天气或氛围的一种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霜繁露重樛枝落"这一句,则描绘了深秋时节树上积累的霜露,以及随之而来的枯枝败叶。这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写实,也暗含着岁月流逝和生命更新的哲理。
最后一句"借问于今材不材",诗人通过借用古人检验木材是否堪用的智慧,自省身处现世,不禁发出了对自己价值与否的疑问。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思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时代以及个人定位的深刻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透露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通过静观庭中之树,诗人触发了对生命、时间和价值的深入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窗口,穿越时空感受那份超脱而深远的情怀。
不详
几曲春渊逗碧塘,翚檐沙版照波光。
多年不浴荀池凤,戏鹜时时下夕阳。
枌榆乡社转春蹊,坐荫芳林日欲西。
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
城外东风卷落花,更临春水惜年华。
单车刺史无铙吹,叫杀荒池两部蛙。
晼晚千花已自稀,狂风犹欲挫芳菲。
王昌近在墙东住,可惜残红取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