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粹老观我斋诗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

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

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

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葛胜仲创作,名为《次吴粹老观我斋诗》。全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为主线,探讨了自我认知、心灵修养以及道义追求的主题。

首句“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开篇即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面对外界事物时要谨慎行事,同时内心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的热情或冲动。接着,“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进一步阐述了区分自我与万物的必要性,即使在细微之处也不应忽视。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的身体和心灵本质上是否为空无一物?这引出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六结”可能指的是六种束缚或困扰,需要通过智慧和定力去克服。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表达了即使在智慧和专注的状态下,仍需警惕内心的杂念,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接下来的“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则强调了超越个体意识,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我。

后半部分“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运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右臂弹化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升华,左肘柳方蘖则暗示了内在生命力的持续生长。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是对友人吴粹老的鼓励,希望他能继续深入探索这条修行之路,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彻悟。

最后,“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以鲁东家的故事作为结尾,隐喻了在追求真理和道义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世俗的价值观产生冲突,但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将使人心灵相通,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我认知、心灵修养和道义追求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同子充游尧祠见交代李行正诗追用李太白旧韵因亦次韵呈子充

俗物败人意,作吏七不堪。

朅来东蒙遇欢友,角立杰出推江南。

英材百汰挥利刃,夷量万顷澄寒潭。

弱龄文采照金殿,荏苒立境衣犹蓝。

铜章来踏瑕丘鼓,邑屋欢康无疾苦。

春风郊外正酣酣,笑指丛祠两骖舞。

猛抛簿领乱回回,戏看油碧声如雷。

不遣韶光浪湮灭,桃已蒸霞柳飞雪。

超然危立俯河干,抱城清泗鸣惊湍。

谪仙秀句但碑板,无复真迹龙蛇蟠。

君不见聪明文思抚寰海,四表上下腾光彩。

破椽欺魄炉无烟,豪气英风亦何在。

荒郊遗趾望中来,遐想千古令人哀。

祖龙巡幸亦琐琐,从臣徒向苍珉开。

豪华岂复灵光殿,峻峗谁知季武台。

耿耿星河挂窗牖,未跨归鞍犹捧手。

同门早岁气横秋,年大饥寒依秫酒。

俗儒醒醉尚不分,金马玉麟名远闻。

小县鸣弦烦卓令,冷阁问字疲子云。

五斗不归俱委琐,邂逅为僚天赞我。

金兰缟纻未足誇,嵇吕命驾何其赊。

官寺相望无百步,泮林正对河阳花。

坐令庄舄忘吟越,亦复无心存魏阙。

蒲酒相从未有涯,祭灶请邻才一月。

形式: 古风

记梦诗(其一)

颐堂昼卧清且閒,了无尘霿来相关。

俄然正梦半山老,练裙葛帔泉石间。

抵掌称谭因饷砚,微凹浮墨光如电。

自言翻经视草时,落纸云烟皆倚办。

山颓梁坏空遗祠,觉读其书寐见之。

勉令勋德复蔼蔼,佳兆若此真非衰。

少瑜昔梦青镂笔,江淹重锦完成匹。

明当辞艺骤惊人,千里从今期一日。

形式: 古风

记梦诗(其二)

元丰功成身退閒,钟山小筑掩松关。

莘莘学子求卒业,说经闹若阛门间。

木铎兹文繄笔砚,紫绶垂腰眼岩电。

似闻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无不办。

配食孔庙时烝祠,子生其后不识之。

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岂待颜发衰。

向来李峤梦双笔,至今辞藻无伦匹。

纳鉴唾口难细论,谓言不信有如日。

形式: 古风

补之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一)

仙曹无事身得閒,午睡绝恶呼当关。

榻施籧篨独展转,梦觉不离周孔间。

官出砚州初乏砚,过眼罗纹如过电。

半生用一即墨侯,颇欲易之贫不办。

旧闻梦砚湘君祠,乃今神异真类之。

秣陵真儒岂虚授,文字之祥昌不衰。

擘笺亹亹称名笔,正始微言欲俦匹。

终当辞藻瑞朝廷,更请焚膏勤继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