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焦明亦是凤,萤焰只疑灯。
安得石上泉,为洗世中肓。
这首诗以"焦明"和"萤焰"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焦明"暗指明亮而不凡的人物,如同凤凰般卓尔不群;而"萤焰只疑灯"则将微弱的萤火与明亮的灯火相提并论,暗示主人公虽身处暗处,但其精神犹如萤火般闪烁着希望之光。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清澈甘泉的向往,"安得石上泉"寓意寻求洗涤尘世污垢的力量,"为洗世中肓"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去除世间愚昧、迷茫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陈献章借景抒怀,以泉自比,表达出对高尚人格和清明世风的向往。
不详
霜前淡淡花,瓢内深深酒。
今日陶渊明,庐山作重九。
同俗不同俗,山杯映秋菊。
仍闻席上歌,不是人间曲。
歌舞重阳酒,今年犹去年。
山中八石榻,榻榻是回仙。
著论必无同,乾坤孰此容。
人扶周孔教,用世且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