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其二)

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

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

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

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

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

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

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归途的关切。

首句“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以龟山和伊阙象征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暗示旅程的遥远与艰辛。接着,“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则通过隐士遁翁的故事,比喻友人如同遵循一条明确的道路,不论外界如何纷扰,都能坚定前行。

“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运用了占卜和观察自然界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洞察世事、理解万物的能力。接下来,“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赞扬友人在学术上的成就,强调其思想的纯粹与美好,并非空洞迂腐。

“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羁旅之苦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在友人陪伴下心灵得以释放的喜悦。最后,“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表明诗人对社会上存在的批评与误解持有审慎的态度,同时也肯定了自己对于友人品质的判断不会出错。

“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以双剑光和幽贞庐作为结语,寓意友人如同剑光般锐利而纯净,居住在幽静的庐舍中,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坚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学术和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发通州至小直沽

十年鞍马中,释去理归楫。

江光来娱人,似与我意惬。

疲劳省前痛,欢喜获新接。

念当有行初,苟志在怀牒。

何期腰间组,爵等遂凌躐。

外虽被宠荣,内实惧颠跲。

以兹恋阙情,益欲务修业。

清霜弄晚信,老树见留叶。

沽河漳潞交,冰水尚可涉。

急桨追南鸿,直不数旬浃。

梅花定迎笑,粲粲光生颊。

远游忘贱贫,吾宁负吾铗。

形式: 古风

贯草草南归伯生秘监方晨赴经筵驰诗见别舟中次韵俟便答寄兼简伯庸赞善

讲经《白虎论》,载笔承明入。

此事岂在予,鹓鸾正高集。

乞身去江湖,幸矣归期及。

于何君子心,缱缱念朋习。

新诗比绣段,重赠当珍袭。

因怜菅蒯材,分寸强纫缉。

赖承廷凤辉,庶遂谷驹絷。

皇猷待润色,在治时所急。

服惟絺会明,基藉台莱立。

斯文仗公等,别袂不须执。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过大野泽

大野自为泽,济流安得通。

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

揭帆入洪澜,尽此一日风。

青山若浮髻,隐见云烟中。

不知何乡聚,欲辨已冥蒙。

兹惟开辟来,岂固疏凿功。

捐小以成大,地利乃丰崇。

至今徐兖郊,桑麻岁芃芃。

贿迁擅工贾,组丽连仆僮。

矧时漕事兴,舟航密如蓬。

宝藏在山海,其益无终穷。

一令民生遂,坐致国本充。

非吾黄帽郎,孰讯白凫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雪霁得风径过高邮

乘舟得顺风,如鸟新插羽。

甓湖五十里,浪破雪花舞。

不知岸势回,欻觉帆力举。

却望烟中竿,参差数家聚。

高沙旧游处,酒贱鱼可煮。

伸眉一笑粲,对面九疑阻。

得非龙爱珠,逞俊挟双橹。

意令明月胎,光燄閟不吐。

我诗初未工,聊用相媚妩。

后朝妙高台,呼云作吴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