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灯笼

红晕香肌色自光,不须银烛映华堂。

昔时曾照杨妃睡,变作明珠掌上看。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此诗《荔枝灯笼》由明代诗人黎延祖所作,以荔枝灯笼为题,描绘了其独特的魅力与象征意义。

首句“红晕香肌色自光”,以“红晕”形容荔枝灯笼的色泽,仿佛少女肌肤般娇嫩,自然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光泽。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荔枝灯笼的外观之美比作少女的肌肤,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色彩的鲜艳与光泽的自然流露。

次句“不须银烛映华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灯笼自身的光芒,无需借助外在光源如银烛的映衬,就能在华丽的殿堂中独放异彩。这不仅赞美了荔枝灯笼本身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内在的光芒与魅力,能够独立吸引人们的目光。

后两句“昔时曾照杨妃睡,变作明珠掌上看”,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提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暗示荔枝灯笼在过去曾为杨贵妃提供过照明,如同明珠一般珍贵。这一句不仅丰富了荔枝灯笼的形象,还赋予了它历史的深度,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符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灯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光芒,还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黎延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历史典故等修辞手法,使得荔枝灯笼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42)

黎延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莲瓣船

玉开移根处处栽,不教艳质落尘埃。

随流拟作慈航去,渡水疑从桃叶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芝麻塔

胡麻灵药本仙芭,巧累浮屠斗佛家。

莫道此中无舍利,玲珑颗颗现光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菃园

黄鸟声娇出树迟,山花如织草离离。

菃园自与人间别,不见春风树外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华首台东溪水岩

东溪飞瀑转如瑰,石激泉声响万山。

却爱野花閒白昼,愿随流水住山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