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张草的《河满子·中秋》描绘了秋夜的凄清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流转。首句“月破秋寒洒背”以月光穿透秋夜寒意,洒在背上,渲染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接着,“霜沾露影侵床”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凉意,露水打湿了床榻,暗示着诗人难以入眠。
“玉笛几声今夜起,记来曲子霓裳”通过笛声的响起,勾起了对往昔华丽乐章的记忆,尤其是那曲《霓裳羽衣曲》,似乎在唤起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接下来,“孤杵愁连村落,吹笳梦入潇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梦中飘荡到遥远的潇湘之地,更显其思绪之远。
“铅水泻如清泪,江枫绚似红妆”运用比喻,将铅水比作清泪,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而江边的枫叶则如女子的红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情感深度。最后两句,“啼雁半行芦荻老,晶晶波下横塘”,借雁鸣和芦苇的凋零,以及江面的波光,寓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笛声、秋景和梦境,抒发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感慨,以及对故人往事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