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和答陈传朋(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乡之情与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羁愁阅寒暑,归梦耿晨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和渴望。"羁愁"指的是被羁绊的心绪,而"阅"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寒暑"象征季节的更迭,暗示了时光的推移与变换。而“归梦”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向往之情,它如同晨昏交替一般,时刻萦绕在心头。
“本意营三釜,何如老一村。”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的平淡志趣和宁愿过简朴生活的心态。"三釜"是古代的一种小型炊器,象征着简单的生活;而"老一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里度过晚年,享受平凡却宁静的生活。
“齿牙从世议,顶踵尚君恩。”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评价的超然态度和对君恩的感激。"齿牙"在这里指的是年老,而"从世议"则意味着随波逐流,顺应世俗的看法;而“顶踵尚君恩”则是对君主恩惠的感念之情。
“多谢知心友,相过得细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深切的谢意和珍视。"知心友"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而"相过得细论"则是对朋友间细腻交流和深入了解的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评价的超然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