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济宁州学观汉碑》描绘了济宁州学中的一幕景象。首句“崔嵬雉堞启重关”形象地写出学府大门的雄伟壮观,然而接下来的“学舍荒凉礼殿闲”则揭示出内部的衰败与冷清,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孔壁已倾尘半掩,汉碑犹在字将残”两句,诗人聚焦于一处历史遗迹——汉碑,它虽历经岁月侵蚀,字迹模糊,但仍保留着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痕迹。夏日里,“庭槐入夏当窗绿”,生机盎然的槐树为这古老的学府增添了一抹绿色,与荒凉的氛围形成对比。
“野藓经春上砌斑”进一步描绘了自然在废墟上的生长,显示出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顽强。最后,“镌泐至今馀古意,摩挲竟日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古物的深深敬仰和沉思,他长时间地抚摸着汉碑,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韵味,不愿离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汉碑为中心,通过描绘学舍的荒凉和自然的生长,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变迁,以及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