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桑刘子宅,挥手岳云流。
别意怜芳草,交情问白鸥。
一尊虚夜月,双桨下残秋。
何限依依柳,临江绾客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葆恬的《过衡山怀罗荆溪》,描绘了诗人经过衡山时对友人罗荆溪的怀念之情。首句“柴桑刘子宅”暗示了诗人曾造访过柴桑,可能与友人有过交集。"挥手岳云流"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岳云象征远方,暗示了与罗荆溪的分别。
"别意怜芳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芳草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交情问白鸥"则以自然之物寄托友情,寓意与罗荆溪的深厚友谊。"一尊虚夜月"描绘了夜晚独酌的场景,暗含孤独和思念。
"双桨下残秋"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季节氛围,秋意凄凉,与别离的情绪相呼应。最后两句"何限依依柳,临江挽客舟"以柳树的依依不舍和江边停泊的客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自己在江边的伫立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后的无尽思绪。
不详
西风摇落向江城,独卧空堂客易惊。
一枕虫声邀月上,四山秋气逼镫生。
甘于苜蓿中难热,廉到莱芜梦亦清。
想见孤吟清不寐,自携苦茗手亲烹。
草根虫语响啾啁,隔岸晴云晚不收。
村落影斜人散乱,一枝轻桨下寒流。
渐与霞关远,前山紫翠重。
望衡疑九重,擘华见三峰。
楼殿云全晓,林峦雾不封。
客途何太喜,晴日正初冬。
胜友争秋爽,明河让月辉。
况当凉夜永,复此清兴滋。
随事命杯酌,移坐面澄漪。
掬手弄珠璧,俯身鉴幽姿。
理感意如获,晤深语亦希。
竹露兼萤炫,草虫答涧澌。
微风林际来,萧萧吹鬓丝。
曰归匪兴尽,怯此单罗衣。
清光转恋予,欲去尚依依。
殷勤苔上石,应惜良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