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晚凉可喜秋思浩然乘兴独游至崇宁寺谒须上人表以次元闻而造焉既归而作是诗

秋风日已佳,今我何不乐。

出门念所之,兴至不待约。

言乘独往愿,偶信登山脚。

道人心似灰,白首无住著。

经旬不下堂,为我蹑芒屩。

茶瓶既徐进,涧水亦屡酌。

谈从青山远,思与孤云薄。

俯观市上人,扰扰何纷泊。

向来簿领中,岂复知寥廓。

两侯天下士,皎若云间鹤。

肯作哙等伍,此意真不恶。

少年悦纷华,寒士守寂寞。

譬如冰与炭,志亦言其各。

请为东土游,一继支许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独游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秋风日已佳,今我何不乐”,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接着,“出门念所之,兴至不待约”则体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不受拘束,兴致所至便即刻出发。

“言乘独往愿,偶信登山脚”描述了诗人独自登山的情景,偶遇的道人与之交谈,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场景。道人心如灰烬,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与白首无住著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经旬不下堂,为我蹑芒屩”写出了道人的生活状态,与诗人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茶瓶徐进,涧水屡酌,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谈从青山远,思与孤云薄”描绘了与道人交谈的场景,思绪随着青山和孤云飘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俯瞰市井,人潮纷扰,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向来簿领中,岂复知寥廓”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与内心的自由。最后,“两侯天下士,皎若云间鹤”将两位友人比作云间的鹤,象征着他们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独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发颍昌留别韩次律苏叔党

行迈日久远,亲旧日已疏。

眼中惟牙官,从我走道途。

俗状谁使汝,渐赤由近朱。

颍川多名士,古来豪侠区。

历代愧不能,叩门韩与苏。

酌我瓮头春,舞我闺中姝。

清言发谈笑,嘲戏颇不无。

使我面辄阔,自忘官职粗。

斐然欲从之,文字相与娱。

我行未渠央,欲驾复踌躇。

人生如寄耳,聚散安可图。

区区惜别离,此志乃非夫。

临风但相思,有使即寄书。

形式: 古风

九月八日晓起绝粮舟中读书

饥肠彻夜鸣,梦乱不能好。

口腹故累余,勉起不待晓。

贫家无宿粮,庖厨净如扫。

力耕可得食,此计真不早。

居然怀抱恶,坐使百忧绕。

聊复读我书,百家观浩渺。

古人骨已朽,漫烂列华藻。

其言忽起予,一览意自了。

飒然惊短鬓,怒立何草草。

壮心激衰懦,豪气变枯槁。

捧腹故便便,不食今自饱。

方知道义力,非但文章巧。

吾命岂真穷,吾书可长保。

从今复何事,读诵以终老。

不须哀王孙,为谢淮阴妪。

形式: 古风

夜行见怀

家无儋石储,日费千钟饮。

避谤醉为乡,嗜眠书作枕。

忘机鸟已驯,有道鱼不淰。

栖迟天一涯,浪漫岁三稔。

日月渐悠悠,肺肠空凛凛。

平生师孔孟,夙昔陋颜沈。

膺门感恩义,哙等荷题品。

报德力未能,量己事已审。

新诗辱雕镌,浩叹忘食寝。

但愿酒不空,何事文如锦。

形式: 古风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