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客人,他远离故乡,身处异乡,却在清平之世保持了高洁的品性,拒绝了楚狂般的放浪行为。诗中提到的“斑衣”和“青佩”,可能是象征着这位客人的身份或地位,暗示着他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尊严。
“世俗蛮争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人们为了利益而互相争斗,如同蛮族一般。而“余生谷似臧”则可能是在感叹自己的生活如同山谷中的隐士,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最后,“正须逃姓字,毋使异庚桑”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匿自己的身份,不被世俗所知,就像古代隐士庚桑楚一样,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