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一)刘裕

云雨蛟龙无世无,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窍天何惜,不付曹瞒与寄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云雨蛟龙在世间从未断绝,常常在梦中遗失了宝贵的明珠。
比干有七个孔洞(指心直口快,直言进谏),上天为何吝啬不赐予曹操和刘裕这样的角色。

注释

云雨:比喻频繁或热烈的交往。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象征权力和神秘。
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也指人才。
比干:商朝忠臣,以直言敢谏闻名,传说有七窍。
天何惜:上天为何吝啬。
曹瞒:曹操的小名,这里代指曹操。
寄奴:南朝刘裕的小名,这里代指刘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诗中以“云雨蛟龙”比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暗示他们如同神话中的神龙,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睡中往往失明珠"暗指这些英雄在沉睡或疏忽之时,可能会失去重要的机会或珍贵的才能,比如明珠般的智慧或领导力。

接下来,诗人提到比干,他是商朝忠臣,因直言进谏被剖心而死,象征着忠诚和牺牲。诗人感慨如果上天能给予比干那样的智慧,为何不赐予给曹操(曹瞒)或刘裕(寄奴)这样的乱世枭雄,暗示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认为他们或许能凭借这样的智慧改变历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际遇的深沉反思,以及对历史转折点上智谋与机遇的探讨。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二)刘裕

何事佛狸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无巢燕子宁依树,不入乌衣巷里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其四)刘裕

杀人广固哭如雷,肯任长安住不回。

想是齐秦人共语,不知胡羯自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刘道规

荆州一席不肯取,晋鼎百年宁忍移。

不死卢循函首日,忍看张伟授罂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吕蒙

刘葛无成痛古今,白衣摇橹阱何深。

吕蒙公瑾俱无禄,汉室犹关造化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