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扬兵青海西凉灭,渡马黄河南汴空。
百济称藩新内附,驰轺来自海门东。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朝时期的历史场景。首句"扬兵青海西凉灭"暗示了对西部边疆的军事征服,可能指的是元朝军队在青海和西凉地区的胜利。接着的"渡马黄河南汴空","黄河南汴"通常指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区和汴梁(今开封),这里可能表示元军南下,使得这些地区一度显得空旷无人。
"百济称藩新内附"则反映了元朝对百济(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的控制,通过使其成为藩属国来加强统治。最后的"驰轺来自海门东","轺"是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海门东"可能指的是高丽(今朝鲜半岛)东部的港口,使者乘坐马车从那里而来,表达了高丽使者的到来以及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元朝的军事扩张和外交成果,体现了耶律楚材作为元朝官员的历史视角。
不详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壮年吟啸巢由月,晚节吹嘘尧舜风。
两鬓苍苍尘满眼,东人犹未识髯公。
我爱湖山好,茆斋绕涧泉。
道人闲受用,不使半文钱。
佐主焦劳力已殚,微才安可济时难。
开樽北海希文举,携妓东山笑谢安。
雨露新恩君责重,桑榆老境我年残。
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
秋霖初霁觉新凉,午夜东山月吐光。
翠竹无心甘晚节,黄花有意助年芳。
忠诚自许一心赤,老境谁怜两鬓霜。
遥忆吾山归未得,故人书简怨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