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续古省中雪

升平见一斑,未腊得三雪。

天开银色界,人立水晶阙。

小团醉后煮,清梦梅边说。

莫道石渠春,不似山阴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平盛世中略见一斑,还未到腊月就下了三次雪。
天空仿佛打开了一片银色世界,人们站立在如水晶般清澈的宫殿前。
冬日小团聚后煮酒,谈论着梅花盛开时的梦境。
不要说石渠春天的景色不好,它并不逊色于山阴那明亮的月色。

注释

升平:太平盛世。
腊:农历十二月。
三雪:三次下雪。
天开:天空展现。
银色界:银色世界。
水晶阙:水晶宫殿。
小团醉后煮:冬日小聚后煮酒。
清梦:清冷的梦境。
梅边说:谈论梅花。
石渠:古代宫苑中的渠道。
山阴月:山阴(地名)的明亮月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冬日瑞雪的欣喜之情。首句"升平见一斑"暗示了在太平盛世中,即使是微小的景象也能反映出整体的祥和。"未腊得三雪"则写出在农历年前就连续下了三次雪,预示着丰年的好兆头。

"天开银色界"运用比喻,将雪后的世界比作银色的天地,形象地展现了雪景的洁白无瑕。"人立水晶阙"进一步描绘人在雪景中的感受,仿佛置身于透明的宫殿,意境清冷而纯净。

"小团醉后煮"可能是指在雪夜围炉品酒,酒后谈论梅花,增添了诗意的闲适。"清梦梅边说"则将梦境与现实中的梅花相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梅花的喜爱。

最后两句"莫道石渠春,不似山阴月"以对比收尾,提醒人们即使是在都市之中,雪景的皎洁也丝毫不逊于山阴(浙江绍兴)的月色,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雪景的独特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和黎德升赠别

朱弦无繁声,大羹有至味。

人惟不苟同,终亦不苟异。

咸戒咸其腓,贲取贲其趾。

出处进退间,当思古人齿。

嗟予何为者,涉世聊复尔。

来从吴尽头,直到蜀筑底。

赫日青石裂,凄风黄叶委。

道旁几揶揄,得已犹不已。

君如细柳军,坚壁阅儿戏。

又如渥洼马,超轶不受絷。

客窗日相从,肝胆莹彼己。

偏校纷已侯,怜我尚猿臂。

胸藏数万甲,智绝三十里。

清谈对夜分,常恨世少治。

酒酣或怒骂,天下无真是。

佞夫戴髑髅,请剑淬越砥。

长亭杨柳黄,妙语鲍谢体。

不作儿女别,相期青云器。

深沉老元戎,梦寐古舆地。

视师薄郾城,受甲高熊耳。

相与善筹之,塞草春无际。

形式: 古风

夜坐

公退不妨饮,夜凉犹未眠。

瓦檠鸣落烬,镴鼎湿霏烟。

露叶悄相煦,候虫欢自煎。

白头行万里,转眼过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官舍见月(其三)

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惟月独知我,寂历常相亲。

而我亦知月,爱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陈。

凉边蔗境佳,静里大羹真。

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

络纬无寸丝,轧轧夜向晨。

路晞胡不归,貂裘弊苏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官舍见月(其二)

丛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瓯。

更迟蹇予月,凉速老我秋。

常娥八月去,岁往应白头。

纵得大年药,能禁古今愁。

广寒正愁绝,更照雪外州。

些招肯来否,赤酒和糟篘。

庭下双梧桐,露重风飕飗。

采实当剥芡,蠙珠丽琼舟。

颓然径奏床,不问月去留。

梦中识归路,戏綵儿伊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