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边逢酒却成憎,衣带宽来不自胜。
烟水苍茫外沙路,东风何处拄枯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愁绪时对酒的反感,以及因愁绪而衣带渐宽的情景。通过“烟水苍茫”与“东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以“拄枯藤”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行动的艰难,也隐喻了内心的疲惫与孤独。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愁苦时的无奈与挣扎。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垆下三年世路穷,蚁封盘马竟难工。
千山虽隔日边梦,犹到平阳池馆中。
文章光焰照金闺,岂是遭逢乏圣时。
纵有百身那可赎,琳琅空有万篇垂。
山碧丛丛四打围,烦将旧恨访黄鹂。
缬林霜后黄鹂少,须是愁红万点时。
古藤阴下醉中休,谁与低眉唱此愁。
团扇他年书好句,平生知已识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