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髻岩

丫髻山头残月,腊岩洞口斜阳。

啼鸟唤人归去,此身犹在他乡。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间黄昏图景。首句“丫髻山头残月”,以“残月”二字点明时间已至傍晚,月亮初现,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接着,“腊岩洞口斜阳”,将视线转向山洞,夕阳余晖洒在洞口,渲染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两句通过时间和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自然景象。

后两句“啼鸟唤人归去,此身犹在他乡”,则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啼鸟的叫声仿佛在呼唤着远方的人们回家,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虽身处美景之中,却仍“犹在他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色,更深入探讨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情感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

韦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桐柏山

际海礼冰碧,穿云来玉清。

千山盘鸟道,十里入猿声。

草木飘香异,云霞引步轻。

谁言鳌顶上,此处是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方城怀古

申胥枉向秦庭哭,靳尚终贻楚国羞。

形式: 押[尤]韵

题铜官山庙

浔阳贤太守,遗庙古溪边。

树影入流水,石门当洞天。

幡花凝宝座,香案俨炉烟。

若到千年后,重修事宛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鹿寺释迦瑞相诗

无相无亏有相圆,多生檀越种因缘。

三千境见阎浮土,丈六身留兜率天。

绀目辉腾沧海月,玉毫光射宝炉烟。

道人参到非非处,不是丹霞破佛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