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垫江道间(其一)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

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夜晚的纸张被频繁使用,白天的布袍则承载着我的奏章功绩。
时光匆匆如过客,我如同一位日渐衰老的老人。
为何早晨与傍晚如此不同,不是雨天就是风起。
岁月无情,与我背道而驰,归乡之路总是匆忙无比。

注释

纸:指写有奏章的纸张。
夜:夜晚。
受用:使用频繁。
布袍:朝服,古代官员上朝所穿。
朝:早晨,上朝。
奏功:呈奏功绩。
光阴:时光。
半行客:像过客一般匆匆。
气象: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衰翁:老态龙钟的老人。
何事:为何。
朝伊夕:从早到晚。
才:仅仅。
雨:比喻困难或挫折。
风:比喻变故或挑战。
年华:岁月。
苦相背:与...背道而驰。
归去:返回故乡。
匆匆:匆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入蜀经垫江道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行旅途中的孤独与苍凉,以及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

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使用简陋的纸被取暖,早晨穿上布衣准备上奏自己的成就。"光阴半行客"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中途经历者的感慨,而"气象一衰翁"则是对自己身心状态的一种形容,透露出一种沧桑与疲惫。

"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迷惑与困惑,似乎在探寻某种规律或原因,但又发现每天都是不同的,或者说是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变化。

"年华苦相背,归去又匆匌。"

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旅途的一种感慨。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流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向前走,而自己却要离开这个地方,带着一种急迫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界深层次变化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八公山忆廉颇

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八窗叔用前韵相寄时留村舍和以谢之(其二)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又和八窗叔见寄

寂寞寒枝问故栖,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烟冷落犁荒垄,篷雨廉纤缆断矶。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

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和梅韵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

撚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攲斜愧小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