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四)

疏牖炷柏子,日与琴书娱。

已复回商飙,凉意浮郊墟。

自成松菊趣,不杂轩冕居。

悠悠鸟脱罟,局局兔守株。

试叩塞上翁,得丧为何如。

元亮抱至道,诗发道之馀。

利名莫能束,精神游太虚。

冥想田园归,其乐无时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打开稀疏的窗户,点燃柏子香,每天与琴书相伴,享受乐趣。
忽然间,秋风又转回来,带来凉意,飘过城乡各处。
我独自享受着松菊般的清雅生活,不与官场权贵为伍。
鸟儿自由飞翔,免于网罗;兔子固守在树桩旁,等待意外。
试着询问边塞上的老翁,得失如何看待。
陶渊明坚守大道,他的诗歌流露出对大道的领悟。
名利无法束缚他,精神游荡在无边的宇宙中。
他常常想象回归田园的快乐,那种乐趣无时不在。

注释

疏牖:稀疏的窗户。
柏子:柏树籽,可燃作香。
商飙:秋风。
郊墟:城乡结合部。
松菊趣:隐士的生活情趣。
轩冕居:官府或权贵的住所。
鸟脱罟:鸟儿逃脱了捕鸟的网。
兔守株:兔子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来的兔子。
塞上翁:边塞上的老人。
得丧:得失。
元亮:陶渊明的字。
至道:最高的道理。
利名:名利。
束:束缚。
太虚:天空,引申为宇宙。
冥想:深思。
田园归:回归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

“疏牖炷柏子,日与琴书娱。”这里,“疏牖”指的是窗棂较宽,阳光可以穿透;“炷柏子”则是形容庭院中柏树的繁茂。诗人享受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与琴书为伴的悠闲时光。

接下来,“已复回商飙,凉意浮郊墟。”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游历世间而今已归隐田园的心境变化。这里的“商飙”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凉意浮郊墟”则是形容归来后感受到的自然清凉和乡村宁静。

“自成松菊趣,不杂轩冕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间功名利禄者的生活,表达了自己的选择。这里,“自成松菊趣”意味着自然而然地享受田园之趣,而“不杂轩冕居”则是强调自己的生活没有被官职权势所染指。

在“悠悠鸟脱罟,局局兔守株。”中,诗人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进一步衬托出自己心境的平和与自在。这里,“悠悠鸟脱罟”形容鸟儿自在地穿梭于网外,而“局局兔守株”则是说兔子安稳地守护着它的小小领地。

“试叩塞上翁,得丧为何如。”诗人通过询问边塞老者关于世事的得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紧接着,“元亮抱至道,诗发道之馀。”这里,“元亮”可能是指某位古代的隐逸或高士,而“抱至道”则意味着抱持最纯粹的道理。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通过诗歌来传递这种精神境界。

在最后,“利名莫能束,精神游太虚。”中,诗人明确表示世间功名利禄无法约束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精神则是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

整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五)

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

缤纷天上花,拍拍春意足。

能追兹辰欢,独许苏玉局。

憧憧市朝人,继晷犹秉烛。

野翁太无营,借暖待晴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三)

蚕姑馈新蛹,篱落桑柘稀。

一茧视万事,浮生同于归。

水浅凉可濯,荷深香可衣。

载言老圃计,勇决无依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晚春

游事一番了,愁多锁昼长。

因思来岁赏,未必少年狂。

野鸟学蛮语,岸花浮楚香。

鱼应知我者,圉圉到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渔家行

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

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

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

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

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

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

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

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

几谋脱离江湖归犁锄,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