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衲歌

我昔登山临水高洁而光辉,君看红绫叠锦千针之衲衣。

凛秋严冬与之侣,春寒采采皆芳菲。

南中四时花不绝,披此但少雪花飞。

客谓以此远游更足以环玮,与子期乎峨眉、雁荡、芦洲与钓矶。

可怜此后触世机,出门栖栖资斧微。

就官随班强著绯,归来天地交旌徽。

今日萧条尚馀此,青云绝迹穷山里。

狐白千金徒侈耳,人间爱马筐盛矢,何为长戚自令鄙。

君不见浮丘袖阔麾烟霞,毛女衣单拾松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红衲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比昔日的高洁与今日的世俗,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

诗中以“我昔登山临水高洁而光辉”开篇,描绘了过去自由自在、心灵纯净的生活状态,与“君看红绫叠锦千针之衲衣”形成鲜明对比,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直观的展示。接着,“凛秋严冬与之侣,春寒采采皆芳菲”两句,通过四季变换,强调了过去生活的自然与美好,而“南中四时花不绝,披此但少雪花飞”则进一步点明了过去生活中的丰富与独特之处。

“客谓以此远游更足以环玮,与子期乎峨眉、雁荡、芦洲与钓矶”表达了对过去自由旅行、探索世界的向往,而“可怜此后触世机,出门栖栖资斧微”则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因世俗束缚而难以实现的愿望。接下来,“就官随班强著绯,归来天地交旌徽”描述了为了生计不得不步入官场,最终却只能在官场中挣扎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今日萧条尚馀此,青云绝迹穷山里”表达了对当前孤独、落寞生活的感慨,而“狐白千金徒侈耳,人间爱马筐盛矢,何为长戚自令鄙”则通过讽刺奢华与虚荣,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不满。结尾“君不见浮丘袖阔麾烟霞,毛女衣单拾松子”以神话人物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和无奈。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王台

君不见越台百尺雄城阙,辇路传游百花发。

黄屋晴连汉塞云,青山晓挂秦时月。

龙川霸气日苍凉,横海楼船更渺茫。

北风吹散南枝鸟,惟见平沙牧马场。

形式: 古风

弹琴箕山秋月歌

张琴须张太古弦,七弦直溯五弦前。

太和不远阴明代,飞遁长流洗耳泉。

南河未避虞鳏晦,箕山明月斯人在。

当年帝德总如春,独有秋光澹相对。

琴音微微世莫闻,罢琴惆怅月纷纷。

琴中不见箕山月,羞向他山麋鹿群。

形式: 古风

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

芙蓉侧理莹鹅毛,翡翠回波濯兔毫。

画成如玉应名玠,不觌甄妃讶姓曹。

拂石有声聆泗磬,种兰将采问湘皋。

名士何妨矜独立,画师惟肖羡同袍。

同袍袍色华春草,同心心结娇文褓。

待聘逢君席上珍,迷邦笑我怀其宝。

怀宝席珍从屈伸,光仪物色总传神。

扇中鸾影秦王女,阁上麟图汉代臣。

臣是素丝还绣像,女贻彤管用书绅。

奇字近耽扬子宅,微辞回动宋家邻。

宋邻扬宅才情出,花屿芗林保昭质。

谁复罗胸有众星,谁能晞发临初日。

养德曾如纪渻鸡,植根肯变淮南橘。

风流将尔乐衡门,年少何从奏宣室。

宣室兰台意不忘,琅玕绕屋坐江乡。

千秋必向青云附,什袭还看宝轴装。

形式: 古风

竹下走笔简薛二

三年种得两丛竹,疏疏映我池边屋。

安得凉生十里阴,与君来往无三伏。

君家易知复难忘,春自罗浮归草堂。

罗浮竹大堪为屋,屋上干云从更长。

僻居两两辞城邑,地阔天长莫羞涩。

时见醯鸡瓮里游,几何高士林中人。

我今怀君复畏人,欲向竹林藏此身。

君来寻我乃相见,同话三山海上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