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肩吾读易亭山茶梅

梅华鹤羽白,茶华鹤头红。

拱揖鹤山翁,始授宗人同。

山间两宾主,穷极造化功。

易终得未济,曹末观豳风。

或嗟生处远,不近扶木东。

谁知天然贵,正在阿堵中。

喧寂四时耳,寒至窒斯穹。

冷眼看千古,声色沈英熊。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梅花如鹤羽般洁白,茶花似鹤头般鲜红。
向鹤山老翁行礼,他开始传授我们相同的信仰。
山中两人,如同主客,尽显大自然的奥妙。
易经的终局未完成,我们在曹植的诗篇中寻找启示。
有人感叹生于偏远之地,远离东方扶桑。
谁能料到,真正的价值藏在寻常之中。
四季的喧嚣与寂静,寒冷到来时,封闭了穹庐。
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千年历史,声色俱寂,如同熊熊燃烧的英魂沉寂。

注释

梅华:梅花。
鹤羽:比喻纯洁无暇。
茶华:茶花。
拱揖:行礼。
宗人:同一信仰的人。
造化:大自然。
易终:《易经》的终结。
未济:《易经》中的卦象,象征事情未完成。
曹末:指曹植,三国时期诗人。
豳风:古代的农事诗。
扶木东:东方日出之地,象征希望。
阿堵:这个,此处指代平常事物。
窒斯穹:封闭了天空。
冷眼:冷静的观察。
沈英熊:形容声色俱寂,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般沉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雅致的山居图景,以梅花和鹤的形象象征高洁与长寿。"梅华鹤羽白,茶华鹤头红",以对比色彩生动描绘了山茶花与梅花的美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拱揖鹤山翁,始授宗人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亲近。

"山间两宾主,穷极造化功",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大自然无尽奥秘的赞叹。然而,"易终得未济,曹末观豳风"又透露出一种人生哲理,即使在阅读《易经》这样的智慧典籍中,也意识到世事未尽圆满,需要保持谦逊和观察生活细微之处。

"或嗟生处远,不近扶木东"暗指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但仍能欣赏到自然之美,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淡然态度。"谁知天然贵,正在阿堵中",意指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喧寂四时耳,寒至窒斯穹",通过四季的变化,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冷眼看千古,声色沈英熊",以冷静的态度回顾历史,认为只有超越世俗的繁华与纷扰,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彭州乞鹤于虞万州(其一)

急景应如赴壑鳞,感时心事可怜生。

湖边雁序殷勤叫,持寄新诗念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李彭州访山居三绝(其二)

古剡溪头寄短椽,山阴胜韵更谁传。

似闻昨夜高轩过,人怪儒衣住檐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苏和父自郫见寄

敬共事明德,懔如槃水持。

岂惟将弗胜,抑恐浊且兹。

结发齿名官,几被末俗移。

学睎迁商博,文慕庄骚为。

书不记痴龙,诂不通雌霓。

耻于市朝挞,甚于沟壑挤。

大道砥如平,阽身蹈艰危。

迨其阅世久,始识真闻知。

天命贲草木,生意长萋萋。

蕃鲜固云乐,槁瘁安足悲。

阴阳孰信诎,日月谁荡推。

乾坤奠中极,雷泽周四陲。

夫人命于诚,地生而天施。

五行根五事,位育谁司之。

嬛浮溺于词,躁轻乱于仪。

山鸡衒清影,祇以速颠跻。

况彼膜外荣,皇皇复滋滋。

此于我何加,寒暑自四时。

苏公西南彦,仪鸿渐于逵。

而我坐远屏,七年堕蛮夷。

梦思岷山阳,枯筇伴庞眉。

人才日零落,憔悴西南维。

大篇忽开予,炯炯晨星垂。

公来何勇迈,我往何栖迟。

敢睎会温潞,窃愿商濂伊。

默嗟气相求,范喧蜜成脾。

梅边立踟蹰,正待阳春归。

形式: 古风

次韵叔衍兄贺生子

一壑一丘耕且为,不歆周网应非罴。

云霾障日树蒙密,草蔓漫天山蔽亏。

生意正从芽檗露,善根不逐斧斤斯。

溶溶此理谁能解,剩喜吾宗有白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