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草木九首(其一)天门冬

高萝引蔓长,插楥垂碧丝。

西窗夜来雨,无人领幽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冬植物的生长状态与环境氛围,充满了自然界的静谧与深邃之美。

首句“高萝引蔓长”,以“高萝”象征天门冬的藤蔓,形象地展现了其向上攀爬、延伸生长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引蔓长”则强调了其不断伸展、蔓延的过程,仿佛在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次句“插楥垂碧丝”,进一步描绘了天门冬藤蔓的形态,将之比作“插楥”,即插入木桩或竹竿上的藤蔓,形象生动。而“垂碧丝”则描绘出藤蔓上垂下的绿色细丝,如同碧绿的丝线,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和生机感。

第三句“西窗夜来雨”,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西窗”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而“夜来雨”不仅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凉与湿润,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无人领幽姿”,表达了诗人对天门冬独特魅力的感慨。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有雨声相伴,却无人欣赏天门冬的幽雅姿态。这既是对自然界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冬生长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杂记草木九首(其二)红蕉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

虽微九秋干,丹心中自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杂记草木九首(其三)扶留

根节含露辛,苕颖扶楥绿。

蛮中灵草多,夏永清阴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杂记草木九首(其四)竹

种竹官墙阴,经年但憔悴。

故园新绿多,宿干转苍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杂记草木九首(其五)榴花

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树。

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