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夜山阴月,家庭想共看。
霜毛明寿鹤,雾鬓湿柔鸾。
北望江湖迥,南瞻屺岵寒。
赖凭双去雁,早已报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中秋之夜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今夜山阴月",开篇即以山阴的明亮月色渲染出节日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与家乡的距离。"家庭想共看",直接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和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愿望。
"霜毛明寿鹤,雾鬓湿柔鸾",通过描绘长寿仙鹤在霜中更显洁白,以及雾气中的鸾鸟羽毛湿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团圆的向往。"北望江湖迥,南瞻屺岵寒",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北望远方的江湖,南眺故乡的山岭,皆笼罩在寒冷之中,增添了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赖凭双去雁,早已报平安",诗人寄希望于南飞的大雁能替他传递平安的消息,表达了对家人安好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坚韧的思乡情感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中秋佳节时的思乡之情。
不详
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
三过丹阳县,俱乘万里船。
半生行役里,两鬓客愁边。
属玉沧波上,清标倍炯然。
笔端随意出洪纤,康俗山前自在禅。
已把屋来嘲作瓮,更将诗去谄为天。
蛆浮蠛舞无多子,鹍运鹏游即大千。
敢向时人称万卷,不妨李渤但如拳。
漭苍洲边缚苇亭,百年朝暮看云生。
月光破处藕花舞,雨意来时蒲叶鸣。
归艇欲迷宵路重,捲帘忽散晓风清。
已同苍狗俱无意,岂有江鸥更用盟。
踏车如市水如金,守闸如城不放人。
共倚河渠通北使,可怜膏泽养边臣。
平生自计更蓑笠,此日何颜玷搢绅。
欲换小舟跳堰去,沙边渔子得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