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四)

梳风洗雨,兰蕙摧残后。玉蕊檀芳做霜晓。

板桥平,溪岸小。月下归来、乘露冷,赢得清香满抱。

一枝春在手,细嗅重看,风味人间自然少。

拟欲问东君,妙语难寻,搜索尽、池塘春草。

想不是、诗人赏幽姿,纵竹外横斜,是谁知道。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梳风洗雨,兰蕙摧残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末冬初时节,对于兰花被风雨摧残后的深切感受。"玉蕊檀芳做霜晓"则是对晨曦中露珠挂满的植物之美丽的描绘,用以突出清晨的寒冷与自然之美。

"板桥平,溪岸小"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小桥流水图,让人仿佛能听见细微的溪声和脚步声。紧接着的"月下归来、乘露冷,赢得清香满抱"则是诗人在夜晚归途时,感受着月光下的凉意以及从植物上吸收到的清新之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领悟和情感寄托。

"一枝春在手,细嗅重看,风味人间自然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某种花卉独有的芬芳特别珍视,认为这种纯净自然的香气,在人世间实属罕见。接着"拟欲问东君,妙语难寻,搜索尽、池塘春草"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询问自然之神(东君)关于这些美好自然现象的奥秘,但又觉得语言不足以表达这份情感,只能在池塘间细细搜寻那些春天的痕迹。

最后两句"想不是、诗人赏幽姿,纵竹外横斜,是谁知道"则是诗人自问自答,对于自己欣赏自然中隐秘之美是否有人理解和认同。这里的"纵竹外横斜"形容竹影在水中的倒映,或许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这静谧的竹影一般,能够被他人所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独拥香衾一半。

形式: 押[翰]韵

洞仙歌(其二)

摧残万物,不忍临轩槛。待得春来是早晚。

向纷纷、雪里开,一枝见。清香满。漏泄东君先绽。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只这些儿意不浅。

怎禁他,澹澹地、匀粉弹红,争些儿、羞杀桃腮杏脸。

为传语、东风共垂杨,奈辛苦,千丝万丝撩乱。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寿丞相夫人十月廿八

潭潭仙隐,婺宿光联地。喜见门阑蔼佳气。

对芳辰,诮一似、王母会瑶池,又却是、夫人诞生明世。

普陀见真相,淑德温柔,更比嫦娥又何异。

小春吉月,日数推来,成七四好景,杯觞须记。

况荣贵,见青紫满门,争戏舞莱衣,祝千秋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寿宫教八月初九

桂风高处,渐近中秋节。屈指推来先六日。

对芳辰、符吉梦,知降神、嵩极应诞,主作人间英杰。

文章逾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列。

上瀛洲册府,师表宗藩,推第一、即黄扉召入。

佐君王、经邦整顿乾坤,愿寿等广成,更延千百。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