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祔庆成

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

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

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

参覆经宰司,裁定皆宸虑。

献后正壶仪,仍几被遗顾。

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

懿主钟景命,禖宫开庆祚。

灵长繄发祥,熙洽本垂裕。

蓬阙邈仙軿,柏城拱寒树。

别飨隔昭穆,时思怵霜露。

阳月日上辛,斋居待清曙。

当衙荐宝册,夹道陈卤簿。

玉色俨庄栗,渊衷缅驰慕。

端闱出翟车,黄道回天步。

千官陪祠庭,秘祐宁神御。

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

穹厚昭精纯,蕃夷入仪注。

涣汗肆庆宥,需云均膏饫。

广爱形海区,教忠宪侯度。

下臣叨载笔,书法资典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升祔庆成》。诗中描绘了皇帝为祖先举行祭祀庆典的宏大场面和庄严气氛。

诗的开头“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描述了皇帝颁布诏令,准备为先祖举行祭祀仪式的情景。接着“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说明了祭祀的筹备工作由相关部门进行,体现了仪式的正式与严谨。

“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表明了祭祀遵循国家礼仪,依据经典原则进行。“参覆经宰司,裁定皆宸虑”则强调了决策过程中的周密考虑和皇帝的深思熟虑。

“献后正壶仪,仍几被遗顾”描绘了皇后在仪式中的角色,以及对先祖的追忆与敬仰。“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表达了对皇室的拥护与对国家治理的支持。

“懿主钟景命,禖宫开庆祚”赞美了君主的美德与对国家繁荣的贡献。“灵长繄发祥,熙洽本垂裕”则歌颂了先祖的恩泽与后世的繁荣。

“蓬阙邈仙軿,柏城拱寒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别飨隔昭穆,时思怵霜露”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之情。

“阳月日上辛,斋居待清曙”描述了祭祀的具体日期和准备工作。“当衙荐宝册,夹道陈卤簿”展现了仪式的隆重与秩序井然。“玉色俨庄栗,渊衷缅驰慕”形容了参与者的庄重态度和内心的敬仰之情。

“端闱出翟车,黄道回天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景。“千官陪祠庭,秘祐宁神御”表现了众多官员的陪同与神灵的庇护。“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赞扬了皇帝品德高尚,与先祖相媲美。

“穹厚昭精纯,蕃夷入仪注”表达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涣汗肆庆宥,需云均膏饫”形容了皇帝的仁慈与对民众的关怀。“广爱形海区,教忠宪侯度”强调了皇帝的广泛爱心与对忠诚的倡导。

最后,“下臣叨载笔,书法资典故”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的谦逊与对历史文献的尊重。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庆典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对先祖的崇敬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祀礼成

皇心奉先孝,盛德事天明。

严配讲隆礼,精禋格至诚。

衣冠先示质,金石始谐声。

鬲享初登熟,锋和用启牲。

百神虔受职,万物乐由庚。

星斗罗空碧,柴烟彻紫清。

祥曦回羽卫,佳气覆瑶甍。

雷雨金鸡动,风云铁马轻。

灵休纷报贶,宸念在持盈。

孤陋叨华近,何辞颂泰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喜雪

愆阳干岁事,斋殿轸予忧。

默为斯民祷,心从六事求。

同云俄蔽景,盈尺忽呈休。

淅沥千琼树,峥嵘万玉楼。

尘氛开紫宙,气象露皇州。

雕鹗精神劲,松筠操禀优。

边庭伤久戍,农亩庆来麰。

咨尔臣邻地,常期九叙脩。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内阁蔡公归阙

丰宫周旧宅,梁国汉东关。

尹正司留钥,贤公出近班。

教条推爱利,滋蔓悉除删。

狭野耕桑急,终年狱市閒。

燕申铃阁静,荣养彩衣斑。

治迹经纶外,阴功造化间。

士林归北海,人望在东山。

一节遄趋召,西辕不可攀。

前旌霜树晓,候骑古河湾。

和气均生物,淳风复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无艰。

他日开炉冶,馀功为铸颜。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送吴春卿赴都

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

疲驽十驾始千里,孤鹗一飞先九霄。

兰棹秋风行逦迤,觚棱旭日势岧峣。

石渠为谢诸时彦,行迈同趋便殿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