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场山一首

云乱修堂冰不如,妙香随处满空虚。

头陀浩劫衣尘在,回向此生心地初。

涉世情疏终简懒,爱山缘重费消除。

道人劝我深发省,相对五更听粥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名为《题道场山一首》。诗中描绘了道场山的清幽与静谧,以及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云乱修堂冰不如”,以云乱之景衬托出修道之堂的清冷与超凡脱俗,暗示了道场山的环境之独特。接着,“妙香随处满空虚”一句,通过香气弥漫整个空间,进一步渲染了道场山的神秘与祥和氛围。

“头陀浩劫衣尘在,回向此生心地初”两句,运用了头陀(佛教中苦行僧)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修行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同时也强调了回归内心最初的纯净状态的重要性。

“涉世情疏终简懒,爱山缘重费消除”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情感的淡漠与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之间的矛盾与调和过程。诗人虽对世间情事感到疏远,但对山的喜爱却难以完全割舍,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冲突,展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最后,“道人劝我深发省,相对五更听粥鱼”两句,道人(即道士)的劝告促使诗人深入反省,两人在清晨五更时分共同聆听煮鱼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平静与智慧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场山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对自然、修行与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平衡把握。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莫师文以访弟调官巴川用周子醇韵作诗赠行

三刀昔梦剑东州,援笔今看峡倒流。

晚岁拾遗长忆弟,异乡王粲忍登楼。

微官等是身悬寄,平世何曾道阻修。

他日归飞两黄鹄,伴侬苕渚共赓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邵子非见贻一首

梦想风神不记春,相逢欲看梦中因。

安知晚岁归吴客,却见当时入洛人。

赋似文园真有气,诗非子建谅谁亲。

会须剪烛西窗语,莫怪长头酒事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从子非登月波楼戏用前韵并简何子楚

洗盏初尝曲米春,一樽相属是前因。

忽惊万顷月波上,相对九霄风露人。

十载京尘如梦破,半生鸥鸟已心亲。

他时唤取何郎到,要遣官梅动兴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

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

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