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川怀古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

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

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注释

潇湘:潇水与湘水,潇水为湖南省主要河流之一,汇入湘水。
汨罗: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为湘水支流。
九嶷河:指湘江,因其发源于湘桂九嶷山地区而名。
屈原冢: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汨罗江边之屈潭畔。
征骑:战马。
浴禽:天暖时,禽鸟在江水边蘸水洗浴羽毛。
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湘川的古朴美和历史沧桑。在"潇湘连汨罗"中,"潇湘"指的是湖南一带的湘江,而"连汨罗"则勾勒出江水连绵不绝,与山势相依的壮丽画面。接着的"复对九嶷河"表明诗人再次面对那如诗如画般的九嶷河,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一句,不仅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水势,还传来了渔夫在竹林间唱出的悠扬歌声。这里的"屈原冢"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诗人对古人的怀念,而"竹声渔父歌"则是对自然美与人类情感的双重寄托。

接下来的"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地荒征骑少"表达了战争的结束和平静的到来,而"天暖浴禽多"则展现了春日温暖时光中,鸟儿嬉戏的生机。

最后两句"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是诗人对湘川历史长河的沉思。"脉脉东流水"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流淌,而"古今同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着对过去和现在共同命运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湘川山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9)

清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全唐诗》存诗1卷

  • 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773

相关古诗词

赠淮西贾兵马使

破虏功成百战场,天书新拜汉中郎。

映门旌旆春风起,对客弦歌白日长。

阶下斗鸡花乍发,营南试马柳初黄。

由来吴楚多同调,感激逢君共异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

月照疏林惊鹊飞,羁人此夜共无依。

青门旅寓身空老,白首头陀力渐微。

屡向曲池陪逸少,几回戎幕接玄晖。

四科弟子称文学,五马诸侯是绣衣。

江雁往来曾不定,野云摇曳本无机。

修行未尽身将尽,欲向东山掩旧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

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

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

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艰难嗟远客,栖托赖深情。

贫病吾将有,精修许少卿。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早春书情寄河南崔少府

春日春风至,阳和似不均。

病身空益老,愁鬓不知春。

宇宙成遗物,光阴促幻身。

客游伤末路,心事向行人。

道薄犹怀土,时难欲厌贫。

微才如可寄,赤县有乡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