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行

神山鼎峙沧海东,瑶池翠水环银宫。

朝霞夕霏自今古,飙车羽轮何憧憧。

文馆岧峣霄汉立,群贤飞佩翔鹓鸿。

人间风日总不到,逍遥宛在神山中。

苕溪闽山两仙伯,双槎贯月凌溟濛。

分光东壁笔摛锦,携手西昆气垂虹。

承明厌直江湖去,回首云雾迷方蓬。

风萍既散俄复聚,赤帷朱轓巧相逢。

旧游共说横秋下,城隅胜槩髣髴同。

寓意瀛洲规小筑,轩楹突兀浮青红。

弱水休论三万里,玉楼未羡十二重。

洞门无锁棠阴昼,太华吹香藕花风。

夜藜吐耀来太乙,旨酒共饮烦壶公。

临汝自昔号仙窟,左有灵谷右峨蜂。

浮丘老翁跨白鹤,魏坛元君携青童。

欣闻琼宙出金柅,往往挽袂来相从。

祇恐济世缘未了,一麾一节难久容。

九天丹凤衔双诏,脩门并辔摇冬珑。

不但十八学士同步武,风云廊庙两两登夔龙。

共办霖雨舟楫功,他年相与骑鲸追乔松。

形式: 古风

翻译

神山巍然屹立在东海之东,瑶池碧水环绕着银色宫殿。
朝霞和晚霭自古以来就在这里,快速的车轮和羽翼的轮子多么忙碌。
文馆高耸入云霄,群贤佩戴的饰品如鹓鸿飞翔。
人间的风和日丽都难以抵达,神山之中逍遥自在。
苕溪和闽山两位仙人,驾着双木筏穿越朦胧的海洋。
光芒在东壁挥洒如锦绣,携手西昆,气息如彩虹垂挂。
厌倦宫廷生活后离开,回头只见云雾迷茫。
风萍聚散,再次相遇在赤帷朱轓中。
回忆起往昔横秋游玩,城角的美景仿佛重现。
这里寄托着瀛洲的微小理想,轩楹高耸,映衬着青红色彩。
弱水虽长,无需谈论三万里,玉楼虽美,也不及这里的十二重。
洞门无需锁,白天有海棠阴,夜晚有太华吹来的莲香。
夜晚藜杖发光,太乙星降,美酒共享,壶公相伴。
汝州自古被誉为仙窟,左有灵谷右有峨峰。
浮丘老翁骑着白鹤,魏坛元君带着青童。
听说琼宇降临,人们纷纷前来相随。
唯恐济世使命未完,难以长久停留。
九天之上,丹凤衔双诏,修门并驾,冬珑声中摇曳。
不只是十八学士,还有风云人物在朝廷显赫。
共同致力于兴邦利民,未来一起骑鲸追逐高大的乔松。

注释

神山:形容山势雄伟。
鼎峙:相对耸立。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银宫:华丽的宫殿。
飙车:快速的车。
羽轮:装饰有羽毛的车轮。
憧憧:忙碌的样子。
文馆:学术馆阁。
岧峣:高峻。
霄汉:天空。
群贤:众多贤才。
风日:天气。
宛在:仿佛存在。
苕溪:地名。
闽山:地名。
仙伯:仙人。
双槎:两根木筏。
凌溟濛:穿越茫茫大海。
分光:光芒四射。
摛锦:如织锦绣。
西昆:古代文学团体。
厌直:厌倦宫廷生活。
江湖:民间。
方蓬:方向。
风萍:比喻人事聚散。
赤帷朱轓:华丽的车饰。
横秋:秋天。
髣髴:仿佛。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规小筑:规划的小居。
弱水:比喻艰险遥远。
玉楼:华丽的楼阁。
洞门:神秘的入口。
太华:华山。
藕花风:莲花香气。
太乙:星名。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
灵谷:道教圣地。
济世:救世。
一麾一节:官职象征。
难久容:难以长久停留。
丹凤:吉祥的凤凰。
冬珑:马车铃声。
十八学士:古代皇帝身边的学者。
步武:追随。
夔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霖雨:大雨。
舟楫功:航海或治水的功劳。
鲸:大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以瀛洲为背景,展现了神山、瑶池、银宫等神话元素,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通过瑰丽的想象,将神山比作鼎峙的巨擘,瑶池则是碧波荡漾的宫殿环绕。朝霞夕照的变幻,象征着时间的永恒,而飙车羽轮则象征着神仙的出行,显得神秘而匆忙。

文馆高耸入云霄,群贤聚集如鹓鸿,寓言着文人墨客的清雅生活和高尚情操。瀛洲仿佛人间之外的净土,不受凡尘纷扰,令人向往。诗人提及苕溪和闽山的仙人乘槎遨游,星光月色下书写华章,气韵非凡。

诗人感叹自己厌倦了尘世的官场,期待回归自然,与仙友共聚。他们曾在秋天的横秋之下畅谈,如今旧游之地仍能唤起相似的感受。诗人构思在瀛洲建造小筑,虽不及玉楼之华丽,却有洞门无锁、清风香花的宁静。

诗人表达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但又担心济世之责未尽,难以长久停留。丹凤衔诏的场景预示着新的任命,他期待与朋友共同为百姓造福,甚至有骑鲸逐日的豪情。整首诗以瀛洲为纽带,串联起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现实责任的承担,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

泾有泉流安得暑,亭因风扫自无尘。

形式: 押[真]韵

句(其四)

锄草就平眠鹿地,芟松勿损挂猿枝。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一)

巧须出大造,清欲与秋争。

形式: 押[庚]韵

题龙君祠

万顷鲸波内,岿然一石山。

江神擎贝阙,湘女露云鬟。

客棹苍茫外,祇园紫翠间。

我来嗟索寞,登眺却忘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