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山房(其一)

潜虚念无事,幽斋闭空林。

超然燕坐间,孰识静者心。

悠悠尘虑忘,悄悄天籁沉。

良斯守玄默,何必丘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习静山房(其一)》描绘了作者在静谧山房中修身养性的场景。首句“潜虚念无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超脱,不为世俗杂务所扰。接着,“幽斋闭空林”写出了山房环境的幽深与宁静,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鸟语花香的自然之声。

“超然燕坐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姿态,即使独自静坐,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孰识静者心”则暗示了这种内心的平静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接下来,“悠悠尘虑忘”表达出诗人已经忘却尘世烦恼,进入了心灵的自由状态。“悄悄天籁沉”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深沉,增添了诗境的禅意。

最后两句“良斯守玄默,何必丘中琴”点明了诗人坚守内心宁静,无需借助外物如琴声来达到心境的平和,这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习静山房(其二)

万物互轇轕,探探无停悰。

我心念何为,淡然惟抱冲。

鉴明止水静,云敛青山空。

始知造化枢,乃在渊默中。

形式: 古风

习静山房(其三)

斋心遁喧俗,一室绝垢氛。

寥寥天宇空,镜览万化源。

芳林谢春花,空山变浮云。

理胜亦有时,于兹可忘言。

形式: 古风

习静山房(其四)

庄生守宇泰,老氏念无为。

惟应屏物累,可与悟玄机。

狂流射波澜,世路多险巇。

此心方寂如,安能为变移。

形式: 古风

养素为黄山道士赋

太始远无象,浮生多磷缁。

纷纷白黑间,谁能辨雄雌。

至理一朝变,文章杂然施。

雕斲朴已丧,青黄木为菑。

念子葆冲素,观养得所宜。

一气每独完,三素流华滋。

黄农有真趣,坐见淳风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