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习静山房(其一)》描绘了作者在静谧山房中修身养性的场景。首句“潜虚念无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超脱,不为世俗杂务所扰。接着,“幽斋闭空林”写出了山房环境的幽深与宁静,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鸟语花香的自然之声。
“超然燕坐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姿态,即使独自静坐,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孰识静者心”则暗示了这种内心的平静并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接下来,“悠悠尘虑忘”表达出诗人已经忘却尘世烦恼,进入了心灵的自由状态。“悄悄天籁沉”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深沉,增添了诗境的禅意。
最后两句“良斯守玄默,何必丘中琴”点明了诗人坚守内心宁静,无需借助外物如琴声来达到心境的平和,这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