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来一雨破炎蒸,蕉叶葵花照眼明。
稍与灯花寻旧约,却嫌庭树作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夜图景。起始两句“晚来一雨破炎蒸,蕉叶葵花照眼明”写得是夜幕降临,一场及时的雨水洗涤了白日的炙热,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清新宜人。诗中的“蕉叶”和“葵花”都是夏季常见的植物,它们在雨后的清凉中显得更加鲜明,映入眼帘,如同自然界的画卷。
第三句“稍与灯花寻旧约”则是诗人想要借着夜晚的宁静,与昔日的承诺或记忆进行会面。这里的“灯花”指的是灯光下的影子,或许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回忆。
末句“却嫌庭树作秋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一种感受。尽管夏夜的宁静美好,但庭院中的树木在微风中发出了沙沙声响,这让诗人觉得有些不悦,因为这声音似乎提前带来了秋天的气息,而诗人可能还沉浸在夏日的惬意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雨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
不详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
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闷来掩卷已三更,风露涓涓月满庭。
閒扑流萤冲暗树,危梢点点堕寒星。
归来闭户还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
风急忽惊乌鹊起,空阶蔌蔌堕松花。
风檐淅淅褪新青,书展残灯翳复明。
读罢离骚还独坐,此时此夜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