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俚语的形式,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川壅则溃,月盈则匡",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发展到极端状态时,就会走向崩溃或改变的自然规律。"川壅则溃",指的是河流被堵塞,最终会因压力过大而决堤;"月盈则匡",则是说满月之后,月亮开始亏缺,象征着事物从高峰逐渐走向低谷。
接下来的两句"善败由己,吉凶何尝",则强调了个人行为与命运的关系。"善败由己",意味着失败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吉凶何尝",则暗示了无论吉凶,都是个人行为和决策的结果,而非外在因素所能决定。这两句诗鼓励人们自我负责,通过积极的行为和正确的决策来影响自己的命运,体现了儒家强调的内省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