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其二)

桐庐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

钓竿千尺无恙在,持竿我欲从先生。

先生岂是傲当世,鄙夫患失滔滔是。

狂澜既倒挽之回,持报故人惟此尔。

衮衣不博一羊裘,事往台空江自流。

遂令千古重名节,于乎先生真汉杰。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桐庐江中秋时节,江水清澈见底,富春山中秋夜月光皎洁。
即使钓竿长达千尺,依然完好无损,我渴望跟随先生垂钓。
先生并非世间傲慢之人,我只是个忧虑失去的小人物。
面对汹涌的波涛,我愿力挽狂澜,以此回报旧友,仅此而已。
华丽的官服换不来一件羊皮裘,世事如梦,江水独自流淌。
这使得先生的高尚名声流传千古,先生真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清:清澈。
钓竿:垂钓工具。
先生:对有学问或地位较高的人的尊称。
傲:骄傲,傲慢。
鄙夫:谦辞,指自己。
狂澜:比喻巨大的困难或动荡局面。
故人:老朋友。
衮衣:古代帝王的礼服。
羊裘:羊皮做的衣服,象征简朴生活。
名节:名誉和节操。
汉杰:杰出的汉族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缪瑜在桐庐江边的钓台所见的秋景,中秋时节,江水清澈,富春山上的明月格外明亮。诗人感叹钓竿虽长,但钓鱼人的心境如旧,他希望能像那位隐逸的先生一样,超脱世俗,不为得失所困。他认为真正的英雄不在物质上追求,而在于能挽回社会的狂澜,保持高尚的节操。诗人以“衮衣不博一羊裘”表达对先生清贫生活的敬仰,同时也感慨历史的流转和名节的永恒。最后,诗人称那位先生为真正的汉代豪杰,表达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7)

缪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钓台(其一)

王阳在位贡公喜,何况故人作天子。

掉头不肯从渠游,却把丝竿钓江水。

欲将此意问遗灵,寂寞江山唤不应。

至今桐江一拳石,留得人间千古名。

形式: 古风

遇灾报应诗

郁攸属者潜煽灾,蜚廉纵风相与偕。

林林生齿七万户,连甍接栋烧成灰。

如何老翁一区宅,间不以寸独不㶼。

玉石俱焚势应尔,岂有幻术能然哉。

闻之翁乃好善者,平时事佛经卷开。

有馀必以济贫乏,不以利欲萦其怀。

仓卒遂蒙鬼神护,万目注视咸惊猜。

厥初巨燄爇天起,左顾右盼如燔柴。

翁知无脱免,委身甘作烬与煨。

麾儿与妇令亟走,誓死不去无违乖。

全家酣寝越信宿,如闻大浪声喧豗。

及其梦觉火亦息,依然一室当崔嵬。

微如蒲萄不熏灼,而况梁栋与桷榱。

苍苍表善有如此,馀自作孽何足哀。

作诗志往劝来者,勿以斯语同优俳。

形式: 古风

游人柳叶蹙鞦韆。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一)

有客去游丞相阁,无人来问孝廉船。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