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舍人

华发年方永,祠廷力未愆。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

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董舍人》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对逝者董舍人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华发年方永”,描绘了董舍人在年岁渐长之时,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与风采,暗示其生命的美好与不朽。接着,“祠廷力未愆”一句,赞扬了董舍人在官场上的勤勉与贡献,即使在晚年也未曾懈怠,展现了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对国家的忠诚。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董舍人的去世比作是“醉中仙”的离去,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又暗示了其离世时的安详与超脱。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学韵味。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则通过董舍人的子女和家人在丧礼上的表现,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这里,“骥子”象征着董舍人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家风,“鱼轩”则是古代贵族出行的车驾,此处用来形容家族的显赫与哀伤的场景,体现了家族对逝者的深厚情感。

最后,“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两句,以深沉的哲理思考收尾,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无法再见到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无限遐想,希望其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董舍人生前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哀悼场景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而庄重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齐安郡夫人

懿范闺房秀,齐姜素望优。

广川名益盛,内壸德弥修。

寿量方难老,生涯遽若浮。

延平双剑逝,遗恨在营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元日示邦求

济时材术本无庸,长大犹存伯业功。

骐骥已消千里志,鶢鶋聊避广川风。

论都正恐讥伧父,置酒深惭及寓公。

早晚共谋归去计,烟波䆉稏五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示艾若讷

文章自昔为难事,词赋于今岂易工。

入室升堂方尽善,取青配白漫称雄。

师资未省逢勍敌,衡鉴应宜探古风。

顾我平生章句学,强谈文律愧空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汪彦章内翰

文华风采压时流,惠政春温著六州。

才向卞山归旧隐,忽寻湘水泛扁舟。

愚溪胜践今亲见,清境西偏几客游。

皋壤山林皆可乐,不须重作畔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