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答栾弘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咸所作,展现了其对友人栾弘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栾弘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钜平作宰,是贵是钦”,开篇即以“钜平”这一地名隐喻栾弘的官职,赞誉其地位尊贵且受人敬仰。“弓旌仍招,嘉命胥寻”,进一步描绘了栾弘受到朝廷的重视与召唤,其任命如同箭矢直指目标,显赫而庄重。“鸾凤养仪,戢翼幽林”,通过鸾凤这一高贵的鸟类,比喻栾弘虽身处幽静之地,但其内在的高雅与修养却如同鸾凤般卓尔不群。“未附雅调,以和韶音”,则表达了栾弘虽未直接参与雅乐的创作,但其品行与才智足以与之相呼应,共同奏出和谐的乐章。
接下来,“钜平遐逝,厉志弥深”,转而描述栾弘远离家乡,赴任他乡,其坚定的决心与高远的志向更加凸显。“肃肃京司,清风裁迈”,点明栾弘任职于京城,其廉洁正直的形象如同清风一般,引领着官场风气。“乃延群彦,龙集凤会”,说明栾弘广纳贤才,汇聚了众多杰出人士,形成了一个精英荟萃的局面。“亦既斯降,万里有赖”,强调了栾弘的到来为地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受到其带来的积极变化。“声发响应,好结倾盖”,最后以声音的共鸣与友谊的深厚,形象地表达了栾弘与友人间情感的紧密相连与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栾弘个人品质、官场形象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傅咸对其的深切敬佩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