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飞来寺

禅宫何事此飞来,造物钟灵亦壮哉。

水势总趋沧海下,山门长对翠屏开。

二禺孰辨游仙路,初祖还留说法台。

不觉登临动乡思,冷泉亭畔旧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永锡的《游飞来寺》描绘了飞来寺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禅宫何事此飞来”以疑问起笔,引人遐想寺庙的来历,暗示其仿佛天工所成,富有神秘色彩。次句“造物钟灵亦壮哉”则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寺庙雄伟的气势。

第三句“水势总趋沧海下”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山水格局,水势浩荡,仿佛直指大海,增添了寺庙的宏伟气派。第四句“山门长对翠屏开”进一步描绘了山门与翠绿山峰相映成趣的画面,显得生机盎然。

第五、六句“二禺孰辨游仙路,初祖还留说法台”借神话传说中的二禺和初祖典故,增添了寺庙的历史底蕴和宗教氛围,暗示着寻访佛法的路径和历史传承。

最后两句“不觉登临动乡思,冷泉亭畔旧徘徊”,诗人由景生情,游览之中触发了思乡之情,流连于冷泉亭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

汪永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李青墅培葛培初韵

忆曾叱驭访衡门,茗碗香烟笑语温。

士气故从吾辈作,诗名原并使臣尊。

相知敢诩传心法,晚遇翻愁惹泪痕。

好记青霄蜚羽日,望云有客咏腾骞。

形式: 七言律诗

赠介对江吏部致仕归解州

无田不可归,有田不肯归。

坐令二疏后,丹青无光辉。

先生在郎署,恬澹世所稀。

与我廿载交,尔汝心相知。

前年向我道,欲赋归来辞。

君今以礼去,触我平生思。

此心如江水,此意犹依违。

有田与无田,义不尽于斯。

乃知各有志,昔人未易讹。

我有无限情,此情当告谁。

羡君条山下,松菊正芳菲。

形式: 古风

春暮同钱待之孝廉王敦初上舍法源寺看牡丹次二君即事有作用昌黎山石韵

海棠开过花事微,春光婪尾如电飞。

天公意恐春寂寞,故遣洛阳花态肥。

昨日犹看苞未坼,入门差觉游人稀。

老僧走告忽惊喜,今朝吐色堪疗饥。

咄咄真有逼人意,霞光锦烂排窗扉。

便有无穷蜂与蝶,齐声喧出香霏霏。

深色一丛栽得地,属僧裁幔张重围。

臭兰连璧偕胜友,午风暄软吹春衣。

慈恩深红虽可爱,大畚舁之太不鞿。

惟当日日过竹院,春光莫放匆匆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雨中看山

下直常扃关,轩窗四绕山。

时时看青翠,长此对孱颜。

山色朝朝见,未睹真山面。

一朝风雨来,气象千万变。

变态竟若何,缕缕起微波。

须臾潮汐涌,又或露青螺。

露处忽已没,有无皆恍惚。

迷离山叠山,云与山俱活,却就连天浪,摹拟山形状。

清风飒尔吹,依旧山容放。

瞥见叹观止,徐徐思至理。

君子蕴经纶,不测总如此。

当其无事日,岂有异人术。

遇合会风云,虎变应彷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