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梅落又次苏韵

归云忽失溪上村,冷月凄断梨花魂。

姑射仙人太无赖,散步冲寒烟树昏。

橐驼惊报雪满地,下帷老子来窥园。

玉鳞片片香馥馥,商气虽播难收温。

揉冰掷玉点池水,龙涎尽吐浑温暾。

芳名岂杂湘累佩,玉奴已谢东昏门。

幽期信是岁寒伴,馨香自媚谁能言。

对月巡檐万籁寂,惟我与尔同孤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小园中梅花凋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首句“归云忽失溪上村,冷月凄断梨花魂”以云的消失和月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连梨花的灵魂都因寒冷而断绝。接着,“姑射仙人太无赖,散步冲寒烟树昏”一句,借用了姑射山的典故,将仙人形象化为不守规矩的顽童,穿梭于寒冷的烟树之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橐驼惊报雪满地,下帷老子来窥园”描述了突然降雪的情景,老者在室内透过窗帘窥视园中的变化,既表现了对自然的关心,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玉鳞片片香馥馥,商气虽播难收温”通过比喻,将雪花比作玉鳞,香气馥郁,尽管寒冷弥漫,但雪花的温度却能带来一丝温暖。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美感,也隐喻了即使在严冬,也能找到温暖与希望。

“揉冰掷玉点池水,龙涎尽吐浑温暾”进一步描绘了雪花融化后的情景,冰块与玉屑洒落在池水中,龙涎(传说中的龙喷出的香液)般的温暖弥漫开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刻,也能感受到生命之美的信念。

“芳名岂杂湘累佩,玉奴已谢东昏门”两句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

最后,“幽期信是岁寒伴,馨香自媚谁能言”点明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面对月光下的寂静小园,诗人与酒相伴,共同品味着这份孤独中的美好,这份情感难以言表,只能由心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鸠逐妇有感而作

万斛春光百尺楼,阴云忽布风飕飕。

芳草迷烟满林雨,凭栏笑问林中鸠。

天生尔鸠性固拙,汝夫汝妇亦奇绝。

雨即逐妇晴唤归,一逐一唤有何说。

人间夫妇岂尔禽,偕老齐眉无二心。

好合何人肯逐妇,请君常诵白头吟。

形式: 古风

路行难丙子春三月寄怀陈集生宗伯

难行路,路行难。

荆榛荒秽已盈径,豺虎咆哮今满山。

问君胡为乎,朝看壁,暮寻关,栖栖道路足蹒跚。

风尘一堕自纷扰,日月已逝难追攀。

仪秦既悔日传食,韩彭亦悔常登坛。

何如眼前一杯酒,使我日日开心颜。

劝君回头早裹足,吁嗟乎,难行路,路行难。

形式: 古风

丙子三月三日用杜少陵韵

百尺楼前春正新,天公有意娱老人。

长林丰草乐更真,花气芬芳草色匀。

开门扫径邀青春,衰年有梦仍绂麟。

昼长何所事,如渑美酒时沾唇。

酒罢何所之,孙曾四五常随身。

残山剩水日相亲,墙东避世非避秦。

举头叹彼衔芦雁,翻身喜若纵壑鳞。

有时溪边閒濯足,有时石上间垂纶。

瓦盆石鼎无纤尘,黄粱春韭殊甘珍。

阳春有脚花有神,寻芳常涉桃花津。

花下持螯日几巡,洼尊泥饮草为茵。

唾壶间击歌采蘋,漉酒尚有头上巾。

坦荡荡兮,不知何以拟其伦。

难窥测兮,生平不喜亦不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丙子楚警解严用李长吉雁门太守行韵

妖氛欲净旄头摧,阵云万里划然开。

将星烱烱五云里,血流漂杵楚天紫。

枕戈雷鼾潇湘水,日已三竿犹未起。

指挥能事皆如意,十万义军无一死。

形式: 古风